流感疫苗打好沒?一張圖秒懂「病毒高峰」 12月下旬發威

流感疫苗施打。(圖/臺北榮總提供)

文/ 石黑源

流行性感冒疫苗,什麼時候施打纔好?流行性感冒盛行的時節,是在氣溫溼度都變低的12月下旬。直到3月起,氣溫和溼度上升,感染流行性感冒的人才開始減少(請參照圖下表10)。流行性感冒不只有喉嚨痛流鼻涕、咳嗽等如同普通感冒的症狀,還會發燒到攝氏38度以上,或突然出現頭痛關節痛肌肉痠痛全身性的症狀。兒童患病的話,偶有發生急性腦炎情形老年人免疫力較差的人,也可能演變成肺炎,需要多加留意。

流行性感冒是因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即使退燒了,體內的流感病毒也不會馬上消失,仍然具有傳染力。因此,有些學校安親班幼稚園等,會規定學童退燒後2天(幼兒3天),以及發病後5天內不可到校。甚至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要求罹病的員工不必來公司、在家自主隔離。

一旦罹患流行性感冒,不僅自己,家人、公司的行程都必須調整,對生活影響也很大。所以,應儘可能事先預防感染,即使不慎染病,爲了不讓病情惡化,還是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年輕人建議接種2次。因爲第一次接種所產生抗體會因第二次接種而使抗體效價(量或強度)大幅上升,這稱爲「追加效應」(booster effect)。

建議在流行性感冒開始盛行的12月中旬前(按:臺灣是下旬開始進入盛行期),接受預防接種。兒童的話,因爲要隔一段時間接種兩次,不妨從稍早的10月左右開始接種。不過,就算接種疫苗,還是有可能罹患。平常還是要多漱口、勤洗手,並適時戴口罩房間也要保持良好通風,可善加利用加溼器

本文摘自《連醫生都害怕的黑時間》/石黑源之(醫師醫學博士日本黑診所院長)/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