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也有春天

2006年,合肥「留守兒童」和同學一起看課外讀物。(新華社)

大陸近期引發熱議的報導,非考上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留守兒童鍾芳蓉莫屬了,在微博短短留言引起4億人追捧。並非她說了什麼動人的話,而是她爲大陸3億農民工及3000萬留守兒點燃了希望,也顛覆外界對留守兒童絕望的看法。環境雖惡劣,但事在人爲,鍾芳蓉證明了這一點。

西方媒體常提及大陸留守兒童的悲歌,兩年前《紐約時報》曾報導,13歲的貴州留守兒童黃凱瓏(假名)寫給廣東打工的父母一封信。她從1歲起就留給家鄉阿姨照顧,但直到13歲她被輾轉換了幾位親友照顧,「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流浪狗,不想再這樣生活下去了。」

的確,大陸改革開放浪潮中,約莫3億農民工離開家鄉到城市討生活,他們就像凱瓏或鍾芳蓉的雙親一樣,割捨了親情,到陌生城市討口飯吃,沒有城市戶口的他們過着二等公民的日子,得不到任何福利,只能逢年過節返家,在農曆年形成全球最大移動潮。這批城市最底層的農民,造就了中國經濟騰飛,卻犧牲最可貴的家庭生活。

8個月大就託付阿姨的鐘芳蓉,是留守兒童吟唱悲歌之餘的異數。小學六年級畢業時,導師向她爺爺奶奶建議,芳蓉學習特別好,最好送她到市裡唸書。芳蓉父親瞭解後說道,如果能用自己的血汗錢,給孩子一個好的起點,讓孩子不再重複他們的命運,他們願傾盡所有。

市裡是完全中學的寄宿學校,1年1萬2000元人民幣高昂學費,不是芳蓉父親一人扛得起的,於是曾回老家陪伴芳蓉4個月的媽媽,再收拾行囊踏上廣東打工。芳蓉很感激父母的付出,但當被問到兩代間情感時,用了「生疏」兩字。「一年只過年時見一次面,要我叫他們爸媽,真開不了口。」沒得選擇的農民工和留守孩童間深深相依,卻並不親密,有些苦澀卻更是淡淡的哀愁。

優秀的鐘芳蓉今年聯考時考了676分高分,湖南文科第4名,但幾年下來,雙親每次見到她都只說4個字「盡力就好」。考上北大後,母親對無法照顧女兒18年的愧疚依然無法釋懷。媽媽無法參與女兒成長過程,女兒卻給了她璀璨的回報。鍾芳蓉受訪時拿着中國著名敦煌學者樊錦詩的自傳,進考古系是受了她的啓發。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指出,父母進城務工的孩子,學習成績明顯比父母在身邊的孩子差。但鍾芳蓉顛覆外界思考,證明窮孩子實現夢想是可能的,她爲3000萬留守兒童點燃了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