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大型豬企資金鍊吃緊 建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今年是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履職全國“兩會”代表的第32年,自1993年至今,劉永好在過去31年裡的參政議政經歷中提交了約200份提案和建議,且很多都得到了落實。並始終關注現代農業、鄉村振興、民營企業發展三大方向。

3月1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今年將提交關於推動“科技”農業、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加快建設全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多舉措推動生豬行業高質量發展等6份提案。

據悉,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機制”,農業農村部在落實1號文件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優化調整生豬產能。完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適度放寬調控綠色區間下限。督促地方穩定用地、環保、貸款等基礎性支持政策”。

豬肉是中國老百姓消費的主要產品,養豬業也是農產業的最重要的部分。爲響應國家對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機制的號召,劉永好爲此準備了關於“多措並舉推動生豬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2023年對生豬養殖行業是備受考驗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全國生豬出欄72662萬頭,比上年增長3.8%;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於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從養殖收益看,豬價長時間低位徘徊,全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進入豬週期底部期,全國絕大部分養殖戶和農牧企業都虧損,大型豬企資金鍊吃緊,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個別大型豬企被迫重組。

對此,劉永好在今日會上指出,目前養豬業投資人較多,投資的比較大,負債率也就提升的較多,加上豬週期進入底部,養豬多虧損多,底部都是虧損的,這就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壓力。養豬是農戶的基本產業,是農民的一個收入來源,農業養豬業從小規模、小戶、散戶向規模方向發展,如何保護小戶養豬的收入,希望國家給予一些支持。”

他建議,推動養殖企業轉型升級。支持行業內部通過資產流轉、股權投資等方式盤活現有資源,加強存量資產優化整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議國家發行專項長期貼息貸款或永續貸款,支持標杆企業跨越週期;促進豬肉消費升級。大力鼓勵豬肉消費,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發放豬肉或豬肉產品消費券,支持豬肉加工製品的研發創新,豐富豬肉製品種類,提升產品品質,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鄭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