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學掀清查論文潮 從2018年起覈查抄襲掛名等現象

在大陸科技部辦公廳4月發佈文件後,大陸多所大學6月掀起清查論文潮,對標2018年起覈查包含抄襲、掛名等情形。(示意圖/新華社)

從大陸科技部辦公廳4月27日印發「關於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現象清理工作的通知」後,要覈查包含如論文是否存在抄襲、剽竊、重複發表;實驗研究數據是否爲作者真實開展研究所得等情形。這也導致近期大陸多所大學例如北京建築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浙江寧波大學等都提出「徹底清理學術不端問題論文存量」。

例如根據北京建築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網站6月7日消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現象清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統一部署,進行爲期一個月的自查清理,要求落實二級單位主體責任,徹底清理學術不端問題論文存量,遏制增量。具體包含2018年1月1日以來,師生以北京建築大學作爲署名單位發表的學術論文。

另外看到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網站6月6日也公告,按照浙江省科技廳和浙江省教育廳要求,進行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現象清理工作,對象爲2018年1月1日以來,師生以杭州師範大學作爲署名單位發表的學術論文,特別是納入了人事考覈或領取了科研業績獎勵。

此外,浙江寧波大學、四川西華師範大學、貴州遵義醫科大學等近期也在通知中提出,要徹底清理學術不端問題論文存量,遏制增量。

根據澎湃新聞引述大陸科技部辦公廳4月發佈的《通知》中表示,在大學、中央級科技機構開展論文學術不端自查和掛名清理專項工作的基礎上,決定在地方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也展開爲期3個月的清理工作。

具體重點核查包含多個方面。第一是論文是否存在抄襲、剽竊、重複發表情況;第二是否存在僞造通訊作者(郵箱、單位)、僞造或操縱同行評議等情況;第三是論文的圖片、數據是否存在僞造、編造、篡改,以及一圖多用、選擇性使用等情況。

另外還有像是署名作者是否真實參與相關研究和論文寫作,是否存在買賣、代寫、代投論文情況;實驗研究數據是否爲作者真實展開研究所得,是否存在購買實驗研究數據等況,以及論文署名作者是否未作出實質學術貢獻,存在掛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