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將制訂汽車晶片標準

大陸工信部日前印發的指南並提出,到2030年制定70項以上汽車晶片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基礎通用、產品與技術應用,以及匹配試驗的通用性要求,達到對於前瞻性、融合性汽車晶片技術與產品研發的有效支撐。

科創板日報報導,中汽協統計,傳統燃油車所需的汽車晶片數量爲600顆~700顆,電動車所需的汽車晶片數量爲每輛1,600顆,而更高階的智慧汽車對晶片的需求,可能提升至每輛3,000顆。中汽協預計,到2030年全球汽車晶片的年需求量將超過1,600億顆,而大陸的汽車晶片需求量也將達到600億顆。

大陸資深人工智慧(AI)專家郭濤分析,從指南到落實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首先,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提高大陸企業在汽車晶片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其次,需要加強標準制定與執行力度,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及可操作性。此外,還需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與協同,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最後,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及能力。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學者張翔則表示,推出標準化政策能幫助企業有一個更好的定位,產品的開發方向會更加明確,也可以作爲晶片供應商和車廠協作的橋樑,加速大陸汽車晶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