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捷招標「崇洋媚外」挨批

桃園捷運工程處總工程司林義昌說,綠線捷運是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安全性要更高規格才能應付突發狀況,市府都是參考雙北捷運的規範而制定,且投標須知有明訂國內廠商經業主同意後都能參與組裝,絕無扼殺國內產業。

牛煦庭說,綠捷機電標預計12月6日決標,但18個檔案、超過6000頁的文件只有短短10天公開閱覽期,且廠商必須具備「捷運工程實績」,宣告MIT車子出局,臺灣淪爲組裝角色,完全打臉總統蔡英文信誓旦旦說的前瞻計劃要帶動國內產業發展以及「國車國造」政策。

牛煦庭說,面對廠商超過700項的意見,市府都傲慢且制式回:「依原招標文件規定辦理」,等同讓標案的資訊流通、事前溝通,全都流於形式,無怪乎「內定」說甚囂塵上,強調光是一個列車車廂,從鋼板、焊接、消防、冷氣等環節,就能創造超過200個工作,若再加上下游廠商等構成的產業鏈,關乎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

「臺灣的競爭力往往都被崇洋媚外的政客所扼殺!」中華民國工商建研會聯誼會長史碩仁說,臺灣最強的就是技術整合能力,但綠捷爲外國廠商量身打造的標案,扼殺臺灣軌道產業發展。他們號召組成「捷運監督聯盟」,將廣邀各方勢力遊說不分藍綠的議員,力拼決標前擋下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