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路燈變色肇事率降3成 桃6月再推50盞

桃園市觀音區忠孝路試辦「人因視覺雙色溫路燈設計」,行經十字路口的路燈從黃燈改爲白燈。(養工處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試辦「人因視覺雙色溫路燈設計」,行經十字路口的路燈從黃燈改爲白燈,圖爲大溪換裝後。(養工處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試辦「人因視覺雙色溫路燈設計」,行經十字路口的路燈從黃燈改爲白燈,圖爲大溪換裝前。(養工處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2021年全國首創推出「人因視覺雙色溫路燈設計」,行經路口的路燈從黃燈改爲白燈,透過色偏差提醒用路人注意,不但曾獲全國道安創新貢獻獎第一名,也順利讓夜間肇事率下降3成,養工處預計6月底再換裝50盞,之後逐步推動至桃園全市,增加用路安全。

議員李柏坊說,爲改善行人地獄污名,從中央到地方都積極改善交通環境,他最早提出「雙色路燈」想法,在平時維持黃光的路燈,行經重要路口或易肇事路口時換裝成白光燈具,提醒駕駛人行經路口減速慢行,促使市府在2019年時在大溪區慈光街等3個路口試辦。

李柏坊說,養工處2021年進一步以雙色路燈概念創新推出「人因視覺雙色溫路燈」,利用不同色溫燈具間產生的色偏差,讓駕駛人接近路口紅綠燈時從黃路燈變白路燈,提高行車專注力,讓行人通過路口時更容易被看到,因臺灣傳統交通安全改善作爲都是針對標線、標字及交通號誌,鮮少針對道路照明研究探討,養工處的創新思維爲道路安全另闢蹊徑,成功拿下交通部「第13屆道安創新貢獻獎」交通工程組第1名殊榮,他呼籲新市府擴大辦理。

養工處指出,目前已於中壢、蘆竹、觀音、大溪、桃園、八德及龍潭區等7個行政區試辦154盞中色溫路燈,以桃園經國路爲例,2020年夜間肇事共33件、2021年降到27件、去年則是23件,的確大幅減低路口夜間交通肇事率,預計在6月底還會再換裝50盞,但也坦言,路口現況有無位置增設路燈是能否推動主因,在環境合適的情況之下,會逐步推動至桃園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