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書管制修法 未來可能加警語

陸書審查爭議延燒至今,文化部李永得徵詢各界意見。(王英豪攝)

大陸繪本《等爸爸回家》遭文化部發函停止發行起,陸書爭議不斷延燒至今,針對大陸出版品許可辦法的不合時宜之處,文化部日前證實將朝「精準規範低度管理原則啓動修法。文化部長李永得26日於電臺節目新聞放輕鬆》透露,目前正徵詢各界意見,個人主張申請許可制不能廢掉,未來採類似電影警語標語加註於陸書,是修法可能方向之一。

牽涉出版自由平衡

李永得表示,據他了解,紅讀計劃背後爲中國共產黨中央成立的專案小組,藉由創造故事、寫書,由政府出錢印刷送到各地讓民衆研讀,目標是要讓國內海外的人相信中國是防疫大國。要在臺灣出版,則須循《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的許可辦法申請。

李永得坦言,這項法律是在28年前訂的,「現在看不合時宜,甚至連執行方法也沒有。歷任文化部長或是新聞局長都沒有執行,都是在陸書遭檢舉時纔會依法處理。」而一旦要管制陸書,又會牽涉到出版自由間的平衡、對等尊嚴問題著作權保障問題。

讓民衆識別妥當性

李永得表示,防禦機制是一定要的,個人主張申請許可制不能廢掉,要執行,但執行細節如何兼顧臺灣出版自由,須徵詢各界意見;臺灣不會有任何禁書,但要讓民衆識別哪些是中國共產黨、解放軍等不同單位出版社推出的書,像看電影可以看到「本片可能有不當言語、性、暴力情節,請觀衆自行斟酌」等警語一樣,爲書本加註如煙盒上、電影前的各類標語,是可能採取的執行方式之一。

不過陸書爭議如雪球越滾越大,有出版業者考慮提出聲請釋憲,希望能廢除陸書管制法規。對此李永得曾指出,若大法官會議解釋文化部作法違憲,他就下臺負責。李永得於節目中表示,他也樂見釋憲,這不是挑釁,是讓真理能愈辯愈明,若他的看法錯了,下臺負責,這也是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