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能源車產業鏈 亟待修復

上海證券報報導,中汽協日前公佈,大陸新能源車4月產銷量分別爲31.2萬輛、29.9萬輛,分別月減33%、38.3%。

汽車產業鏈重要的國際企業—博世(Bosch)日前宣佈,將加快大陸業務的復工、復產進程。但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坦言,汽車有一條很長的產業鏈,不只有像博世這樣的供應商及其一級供應商,還有更多供應商的上級供應商,都需要復產。新能源車的供應鏈如果不形成「鏈」,最終無法產出產品。例如一家塗層供應商,若不復工進行塗層,後續產品加工商就無法完成下一道工序。

陳玉東指出,供應鏈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博世的第四級、第五級供應商若沒有復工,就會影響到博世最終產品的產出,這個「鏈」就無法形成。即便博世中國所有工廠都閉環生產,但供應鏈上的料進不來,就無法繼續營運。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4月以來,大陸疫情整體呈現多發態勢,汽車業產業鏈、供應鏈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酷的考驗,部分企業停工、停產,物流運輸受到較大阻礙,生產供給能力急墜。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近期的大陸新能源車市,受到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漲價預期的影響,在漲價前市場表現火爆、訂單充足。但是4月新能源車供不應求情況加劇,以及受到疫情影響,導致未交付訂單延期嚴重,預估目前未交付新能源車訂單在60萬輛至80萬輛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