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解封救經濟

旅遊解封救經濟圖╱美聯社

觀光業堪稱東南亞的經濟命脈,過去兩年多的疫情重創這個產業及相關人員的生計,該區多國近來陸續重開國門迎接國際遊客,以挽救低迷不振的經濟。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re barreling ahead with plans to reopen their borders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devastated the region's key tourism industries.

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來,峇里島、曼谷等東南亞度假天堂,因邊境封鎖而陷入愁雲慘霧,不少當地居民因失業淪爲赤貧。泰國等以觀光爲經濟命脈的東南亞國家,陸續對國際旅客重開邊界,以挽救受創的經濟。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近日發佈的報告,疫情衝擊下,去年470萬東南亞人落入貧窮線之下,亦即日所得低於1.9美元(約臺幣55元)。該報告估計,去年東南亞地區約930萬人因疫情失業丟飯碗,今年工作缺口也僅降到410萬。

東南亞多國經濟仰賴觀光,以泰國和柬埔寨爲例,旅遊業佔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1成,由此可見,重振觀光是東南亞疫後經濟復甦的關鍵。

重開邊界 遊客不隔離

但防疫限制尚未完全解除,加上俄烏戰爭攪局,恐讓原本搖擺的復甦腳步變得蹣跚,東南亞旅遊勝地想召喚國際遊客回籠仍面臨挑戰。

ADB引述聯合國資料,去年第三季造訪亞太國家的國際旅客,與2019年相比大減95%。ADB報告預測,縱使更多東南亞經濟體重開邊界,讓外國遊客免隔離入境,2024年前仍撐不起該地區的旅遊業。

越南3月中旬全面開放國際旅客入境,完全不需要隔離。馬來西亞與菲律賓也宣佈自4月1日起,完整接種疫苗的遊客可免隔離入境。

泰國2月初重啓因Omicron疫情暫停的免隔離旅遊計劃,3月18日宣佈進一步鬆綁打過疫苗旅客的入境規定,亦即外籍遊客無須出示登機前72小時內做的PCR陰性證明。但他們仍須接受落地核酸檢測,入境第五天自行做抗原快篩。

鑑於峇里島、巴淡島和民丹島試辦成效良好,印尼政府3月21日宣佈,將已接種疫苗外籍旅客的免隔離措施擴大到全境。柬埔寨也決定,取消國際旅客入境前及抵達時接受篩檢的規定。

俄烏戰爭 拖累復甦之路

不過東南亞兩大旅客來源地的觀光客,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迴流。主要是因爲中國,疫情前分別爲泰國第一大、印尼第二大及馬來西亞第三大旅客來源地。但中國政府的入境管制嚴格,本國民衆自海外返國後,須入住旅館隔離兩週。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暨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宋海巖表示,東南亞這些旅遊目的地要長久永續發展,吸引中國遊客迴流是關鍵。

俄羅斯人是東南亞另一大觀光客源,疫情前俄國遊客是泰國旅遊業第三大收入來源,但俄烏戰爭爆發後,東南亞恐斷了俄國這個主要客源。

即便在俄國總統普丁下令入侵烏克蘭的2月,俄人在泰國的入境旅客中佔最大宗。據泰國公共衛生部統計,2月有203,970人入境,俄籍旅客佔了其中8.6%,但該月24日俄烏開戰後,訪泰的俄國旅客人數急遽下滑。

自俄羅斯進犯烏國後,俄國航空公司國際航班幾乎砍光,增添俄人出國旅遊的難度。而盧布狂貶,也讓俄人視海外旅行爲一種奢求。最後俄羅斯遭金融制裁,俄國遊客在海外無法使用信用卡,只能靠現金支付,但俄國銀行也是制裁目標,意味他們根本不能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