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苑小學“小小導賞員”上崗,童聲講述長寧非遺故事

爲擦亮新涇文化名片,今年,新涇鎮社區文化事務中心嘗試引入導賞員概念,聯手新涇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與綠苑小學推出“非遺小小導賞員”項目,希望通過青少年的參與和發聲,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注入活力。

4月伊始,哈密路1358號的新涇鎮民間文化藝術展示館迎來了一批特別的講解員,一支由綠苑小學孩子們組成的導賞團隊。“歡迎大家來到新涇鎮民間文化藝術展示館。場館是2021年3月建成對外開放,總面積是600平方米,主要展陳了新涇鎮西郊農民畫、撕紙、江南絲竹三項市級非遺項目。”綠苑小學生化身導賞員,彬彬有禮地站在隊伍前面,從容地介紹着展示館的故事,爲來訪的小觀衆們帶來了一場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

西郊農民畫、撕紙、江南絲竹是新涇的閃亮文化名片,小導賞員熱情飽滿,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語言,向觀衆娓娓道來:高金龍所作的西郊農民畫作品被海內外收藏家珍藏;榮獲2019年上海剪紙大賽最高獎金剪刀獎的作品——《新時代新上海》有段“滄海遺珠”的經歷……小導賞員們還詳細介紹了西郊農民畫、撕紙、江南絲竹等各種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和寓意,讓參觀者們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感悟到新涇江南文化的歷史底蘊。

講解過程中,小小導覽員們不僅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展區的內容,還通過問答、展示實物等方式與參觀者們積極互動,他們的講解既充滿童真童趣,又不失深度和內涵,贏得了在場觀衆的好評。

隨着新涇鎮百場“江南文化潤社區”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新涇鎮社區文化事務中心聯手新涇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與綠苑小學之間緊密合作,積極推動非遺傳統深入校園生活。從今年3月起,定期舉辦“非遺小小導賞員”培訓和實踐活動,不斷深化孩子們的非遺認知與傳承技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指導後,孩子們已可向參觀者熟練地講述非遺項目背後的文化故事和歷史價值。他們的加入爲靜態展館增添了新鮮感,注入了更多青春活力。

新涇鎮社區文化事務中心表示,將繼續用好、用活、用深非遺資源,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觸及更多人心。通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讓文化之美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綻放。

圖片來源於新涇鎮

撰稿:程清慧

編輯:竺嘉茹

責編:高 琴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