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分析 美改變論調反臺獨是迴歸對臺政策正軌

大陸專家分析,美改變調門反臺獨,是迴歸對臺政策正軌。圖爲去年12月8日遠景基金會臺北舉行國際研討會,坎貝爾(見圖)以民間身分視訊專題演說。(本報系資料照片杜宜諳攝)

大陸《環球時報》8日報導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6日表示美中可以和平共存,華府不支持臺灣獨立,引來頗多關注。中國學者專家分析,表面上看,這是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建黨百年「七一」談話提到實現統一是中共「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的表態;其實,這只是迴歸美國常規對臺政策軌道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說:「我個人相信,習近平主席的『七一』講話對美國當權者的震撼是空前的,這是坎貝爾在此時不得不做出有關對華政策表態的根本原因。」

路透報導,儘管坎貝爾認爲美中可以和平共存,他仍指責中國對外「越來越強勢」。

呂祥表示,上屆美國政府對中國發起前所未有的經濟戰,並在美國遭遇空前疫情危機的情況下,又對中國發起政治戰。拜登上任前應已認識到經濟戰失敗,但上任後仍強化政治戰。現在,坎貝爾講話透露出一個明確資訊華盛頓意識到,不僅經濟戰打不垮中國,政治戰同樣無法讓美國謀得優勢。

環時》引述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美國《新聞週刊》報導與評論指出,不少國際媒體提及坎貝爾發言與中國領導人「七一」講話說,實現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有關。除了中國領導人講話,中國官員也警告外部勢力不要插手,不要低估中國的能力和決心。

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指出,坎貝爾的表態其實只是迴歸美國常規對臺政策軌道,意味着拜登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相比川普執政後期有所回檔。川普政府在臺灣問題上搞得太過,是非常態的做法。

信強說,坎貝爾曾當過助理國務卿,對於臺灣事務,尤其是其涉及的危險性和風險很清楚。美國現在這麼喊話,說白了還是怕民進黨當局走得太遠,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升級,甚至發生大陸動武的情況。

《環時》報導,如果說美國在臺灣問題上開始「校正」,其對華政策更是面臨一個關鍵節點

呂祥說:「中國的認知和意圖一向清晰: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和衆多其他國家的共同發展。」無論是在亞太還是印太,美國影響力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國內亂政及糾錯能力的制度性缺陷。繼承川普時期的惡習,加之現政府拉幫結派的政治戰模式,只會拉低美國所謂「實力」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