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參訪陝西曆史博物館 馬:證實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早參訪陝西曆史博物館。他表示,努力保存典籍與文物,是兩岸人民共同的任務,也證實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藍孝威攝)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年輕學子一行,今天(7日)上午早在大陸國臺辦副主任仇開明的陪同下,參訪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訪結束後,馬英九發表心得指出,陝西一路的行程下來,實際見證了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禮樂文明。馬英九呼籲,努力保存這些典籍與文物,是兩岸人民共同的任務,這是兩岸可以共同享有的經驗,也證實了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

馬英九表示,他今天到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感到非常高興,尤其是收藏上自遠古人類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當代社會生活的各類見證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格外有意義。

馬英九說,前幾天他到黃帝陵祭祀,參觀了兵馬俑與西安國家版本館,再到陝西曆史博物館看這些典雅莊重、琳瑯滿目的收藏品,實際見證了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禮樂文明,他感到很高興,「大九學堂」的年輕人都很有收穫,他們到陝西,見識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對他們將來的人生,一定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馬英九表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幾千年的文字流傳到現在,當代的人都還能閱讀。

馬英九舉例,「我當總統時,我的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先生告訴我,當年他到長沙蔘觀出土漢墓女屍特展,那次出土非常轟動,因爲女屍她的血管居然還會循環。他一面看一面讀器皿上的銘文,旁邊有位外國女士問他:Are you reading that? 劉兆玄馬上回答:Of course, I’m reading that.」

馬英九轉述,這位外國女士問「你們是如何能讀懂幾千年的文字呢?」劉兆玄說:「幾乎在臺灣、在大陸任何的大學生都會讀!」馬英九說,這代表中華文化是可以留傳下來的,因爲文字的關係,這在其他的國家很難想像,像早年的英文現代人看不懂,現在高中生就開始讀,非常了不起。

馬英九表示,由此可體現到中華文明的驕傲。幾千年的文字,炎黃子孫到現在都能閱讀;所以如何努力保存這些典籍與文物,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任務,他認爲這是兩岸可以共同享有的經驗,也證實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