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欠烏克蘭的,美政客不再隱瞞,告知基輔爲何拒絕援助

隨着俄烏衝突的持續,美烏關係遇到了大問題。

由於美國兩黨的鬥爭,新的援烏法案遲遲沒有通過。

這讓烏方非常着急,烏克蘭的政客一直在進行遊說,試圖說服美國共和黨議員,儘快批准新的援烏法案,但收效甚微,目前仍然沒有什麼進展。

這使得烏方感嘆自己被美國大選進程“綁架”了。

但反對援烏的美國政客卻給出了另外一個解釋,證明拒絕援烏並不是因爲內鬥,而是烏克蘭自身的問題。

(美國參議員詹姆斯•戴維•萬斯)

美政客不再隱藏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參議員詹姆斯•戴維•萬斯表示,對基輔而言,主要挑戰並不是美國共和黨,而是數學。即使採取嚴格的徵兵措施,也無法徵召到足夠的士兵。

至於遲遲無法通過的價值600億美元的援助,只是能讓局面出現好轉的小小一部分,美國無法生產烏克蘭取勝所需的那麼多的武器。

這番話就是告訴烏方,美國不欠烏克蘭的,問題出在烏克蘭自己身上,別總是拿美國共和黨說事。

同時也是告訴美國人,共和黨人反對援助烏克蘭並不是爲了和拜登爭鬥,而是因爲烏克蘭自己不行,哪怕美國提供了這筆援助,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當然,真實情況沒那麼簡單,萬斯明顯美化了共和黨人,但他對烏克蘭說的那番話,也沒什麼毛病,烏克蘭確實難以招募到足夠的士兵,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也確實無法確保烏克蘭能夠獲勝。

(美國國旗和歐盟旗幟)

已經引發連鎖反應

烏克蘭之所以一直追着美國討要援助,不只是因爲美國提供的援助規模最大,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美國是否援助,關係着歐洲國家對待烏克蘭的態度。

如果美國繼續援助,歐洲國家就會跟進。

如果美國不再援助,歐洲國家就會跟着放棄。

甚至之前歐盟方面還暗示,如果美國不再提供援助,已經答應的對烏克蘭的援助可能也不會兌現。

這到底是在向美國施壓,還是打着施壓的幌子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美國不拿出這600億美元,歐盟就不會再大規模援烏。

歐盟很清楚,僅靠歐洲的能力,不足以支撐烏克蘭繼續和俄羅斯消耗,必須得由美國牽頭,美國這個點炮的人要是跑了,其他國家只會一鬨而散。

(澤連斯基和拜登)

烏克蘭自身確實存在問題

歐美的做法,並不出人預料,西方一直都是這樣。

不過烏克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輕信西方。

烏克蘭淪落至此,就是西方一手導致,一些烏克蘭政客把希望完全寄託在西方身上,換來的卻是各種虛假的承諾。

嘴上說着要讓烏克蘭戰勝俄羅斯,實際上只是讓烏克蘭拿民衆的生命去消耗俄羅斯。

在這個過程中,烏克蘭並未獲得任何實質性的好處,既沒有加入歐盟,也沒有加入北約。

事實一再證明,西方不可能真的接受烏克蘭,而基輔政客卻依然按照西方的指示行事。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烏克蘭的下場將會極爲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