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未曾想過,自己也有被中國玩“星球大戰”的這一天

中國擁有高超音速導彈,不僅在2019年的國慶閱兵上展出過,而且外界認爲,還有空射和海基兩個版本;俄羅斯也有高超音速導彈,並且在實戰中使用過了;朝鮮前不久剛試射了一枚“火星-16B”,通過衛星照片來判斷,速度可能達到了12馬赫;伊朗也曾說過自己有,法國也宣稱自己成功試射過,甚至連胡塞都說,哥有了——敢情這玩意,誰都可以有,就是美國搞不定。

美國的高超音速導彈,爲何屢屢受挫,空軍的AGM-183A涼了,陸軍的“暗鷹”導彈系統遲遲不見試射,問題出在哪裡?不少美國人無法理解,他們明明有着強大的軍工和科研能力,怎麼就搞不定高超音速武器呢?

不過最近有媒體發現,中國有學者在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了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研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香港《南華早報》日前報道稱,中國高超音速技術實驗室的劉軍教授團隊,在《空氣動力學報》上刊發過文章,認爲美國用來模擬和分析高溫燒蝕的軟件,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導致美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難以取得進展;這款軟件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開發的,全球其他國家的高超音速風洞測試,都需要用到這款軟件;而中國沒有受到影響,是因爲美國不讓中國用,對中國完全封鎖,所以中國繞開了這個缺陷,而美國受到拖累,始終無法解決高超音速武器的問題。

對於這個報道,有網友覺得,我們這是在幫助美國,如此重要的研究成果,不應該發佈在期刊上,等於是在提醒美國人。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萬一真的幫助美國克服技術難題,製造出這類武器,對中國莫不是重大威脅。

那麼這件事,到底應該怎麼看?中國有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美國人可能自己弄不清,但不代表中國人不知道,尤其是我們有了豐富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實驗數據和概念,一下子看出問題的端倪也不會讓人意外;但我們發表的內容,真就是全部真相嗎?對於美國來說,這就是一個“星球大戰”式困境:當年冷戰時期,美國製定了“星球大戰”計劃,大張旗鼓地宣傳“太空戰爭”,結果蘇聯中計了,在這個領域注入了太多資金,卻沒有取得多少像樣的成果。

現在美國就面臨這個困境了。中國科研團隊發表的這個研究,是真還是假?是問題的全部嗎?還是一個煙幕彈,將美國高超音速導彈項目的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美國敢賭嗎?有的時候,聲音太多不一定是好事;雖然我們確實說不清美國高超音速項目的真正問題所在,但這個時候,來自中國的一則消息,一定能產生戲劇性的效果,不管這個消息是真還是假。

美國陷入這個困境,也是自己活該,要不是他們抱着那種傲慢心態,以及對中國的敵意,說不定還能和中國同行交流一番。至於我們這篇論文,美國會在多大程度上重視,我們現在還不清楚,但相信揭曉這個結果,不會花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