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對中國部分醫療耗材加徵關稅,哪些上市企業最受傷

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白宮宣佈擬對中國部分醫療耗材產品加徵關稅,主要涉及的產品注射器和針頭、口罩、醫用橡膠手套等。

受此消息影響,北京時間5月15日上午,A股部分低值醫用耗材企業股價微幅下跌,其中注射類概念股板塊指數下跌1.55%。

美國擬加徵關稅政策,具體對哪些上市企業影響最大?

注射器企業出口承壓

此次美國方面擬加徵關稅的醫療耗材產品,具體是: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稅率將在2024年從0%提高到50%;包括口罩、部分呼吸器在內的個人防護品,2024年其關稅將從0%—7.5%提高到25%;醫用橡膠手套的關稅將從7.5%提高到25%,加徵時間則設在2026年。這些產品均屬於低值醫用耗材。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3年,中國的注射器(稅則號:90183100)和針頭(稅則號:90183210)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額爲2.24億美元;中國的口罩(稅則號:63079010)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額爲0.74億美元;醫用橡膠手套(稅則號:40151200)對美國的出口貿易額爲4.42億美元。

口罩與醫用手套屬於個人防護產品,在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時,國內出口額一度激增,但在過去的一年,因新冠疫情消退,市場需求在減少,相關產品出口額在回落。

口罩企業穩健醫療(300888.SZ)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陳惠選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注射器和針頭、口罩、橡膠醫用手套等美國擬提高關稅的醫療產品中,公司目前只有口罩產品有出口美國,營業收入很小,對公司影響也非常小。

“目前公司的醫療板塊,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佔比兩位數上下,即使加徵關稅,對公司2024年的影響也小。”陳惠選說。

穩健醫療近期發佈的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9億元,主要來源於醫用耗材與健康生活消費品兩大塊,分別實現收入38.62億元、42.63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爲47%、52%。

口罩企業奧美醫療(002950.SZ)董秘鄭曉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近年來美國市場對口罩需求不大,公司的口罩產品極少銷往美國市場。

有醫療耗材企業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表示,此次美國擬加徵關稅政策,或對出口美國市場的醫用橡膠手套企業以及注射器企業影響較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一次性手套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顯示,從材料來劃分,一次性手套主要分爲PVC手套、乳膠手套、 丁腈手套、PE手套等。全球PVC手套產能90%在中國,丁腈手套則是目前中國企業向全球出貨量增速最快的類別。丁腈手套屬於人工合成橡膠手套。

手套上市企業藍帆醫療(002382.SZ)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在美國的業務依然穩步開展。就目前而言,美國擬對醫療產品加徵關稅的政策調整對公司的業務並未產生直接影響。實際上,出口美國的手套銷售收入僅佔公司手套總體收入的四成,PVC手套收入也多於丁腈手套,PVC手套目前暫不受關稅影響,預計未來影響相較可控。

根據醫療器械研究院《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年版)》相關數據,我國注射穿刺類在低值醫用耗材市場中佔比最大,市場份額達30%。中國是一次性注射器生產大國,UN Comtrade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共向17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一次性注射器,其中美國佔比45.82%,是我國一次性注射器出口最大貿易伙伴。

A股上市公司中,有出口美國市場的注射器企業包括了康德萊(603997.SH)、採納股份(301122.SZ)、五洲醫療(301234.SZ)等。

康德萊是國內少數擁有醫用穿刺器械完整產業鏈的生產企業之一。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24.53億元,來自國際市場收入是7.37億元。

康德萊董秘辦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擬加徵關稅的政策何時會真正落地,目前還無法確定,對公司會帶來哪些影響,還無法下定論。在公司的外貿收入中,來自歐美市場的收入佔比七八成左右。

個別企業遭美國FDA進口警示

在美國宣佈要對中國部分醫療耗材企業增加關稅前,中國有個別注射器企業已被美國FDA採取進口警示,捲入其中的就有采納股份。

2024年4月3日,FDA宣佈對採納股份全資子公司江蘇採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發出進口警示,稱其不符合器械質量體系要求,以防止塑料注射器產品進入美國。該進口警示將導致採納醫療部分的醫療器械產品可以被美國海關執行不經檢查即扣留,致使部分醫用注射器產品暫時無法進入美國市場。

採納股份在4月份發佈公告中表示,上述信息雖然屬於FDA官網公開信息,但該信息對公司經營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公司認爲有必要向投資者提示上述信息,以充分保護投資者知情權。公司目前正通過律師與FDA方面保持積極溝通解決上述問題,但目前尚無法精準預計能否移出警示名錄以及移出的具體時間,在採納醫療未被移出上述名錄之前,採納醫療部分醫用注射器產品將暫時無法進入美國市場,預計對公司後續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採納股份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注射穿刺器械的企業之一,公司產品銷售以外銷爲主。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爲4.1億元,其中注射器和穿刺針收入分別爲2.71億元和1.07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爲65.98%和26.01%。

採納股份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美國是全球主要的注射穿刺醫療器材進口國,歐美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是公司現階段海外銷售的主要市場之一,近三年公司出口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佔比較高。若今後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級,美國繼續擴大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產品的範圍,可能會涉及注射穿刺產品,則美國客戶有可能要求公司適度降價以轉嫁成本,會導致公司來自美國客戶的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構成不利影響。

如何應對

中美貿易紛爭下,出口美國的醫用耗材企業,到底應該如何應對,目前也受到市場關注。

藍帆醫療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爲了應對未來可能的市場變化,公司已經提前進行了預判,並積極調整了經營策略,開拓美國之外的市場,並且在行業內非美市場的開發和運作上已經取得了卓越的表現。美國擬加徵關稅政策預計在2026年執行,目前尚有兩年的時間,因此具體實施和影響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公司一直在做海外的佈局,之前已在越南佈局了pvc的一個基地;其他國家的項目機會過去幾年也一直在持續跟蹤和考察中。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以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在海外佈局丁腈手套產能,以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和挑戰。“藍帆醫療認爲,通過靈活的戰略調整和持續的市場開拓,公司能夠有效應對關稅調整帶來的影響,實現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採納股份也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不斷擴大收入規模和來源,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從而降低出口業務波動可能給公司業務帶來的直接影響。

手套企業英科醫療(300677.SZ)在近期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公司計劃加大海外生產基地的建設,以消除未來關稅的影響,同時加大非美區域的市場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