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投入890億「加速研發新冠藥物」 最快今年底問世

藥廠默克(Merck)研發的新冠藥物molnupiravir正在試驗中。(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編譯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17日宣佈最新的「疫情大流行病毒計劃」,將挹注32億美元(大約新臺幣890億元)研發感染初期抗疫藥物,如果候選藥物臨牀試驗順利,可望今年年底問世

紐約時報報導,前總統川普任內的「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去年花費180多億美元(大約新臺幣5千億)資助藥廠研發疫苗,在破紀錄時間內催生至少5款有效產品,但疫苗領域投資卻遠遠超過治療。拜登政府1月接任後着手推動新計劃,就是爲了填補空缺,也不只是針對新冠藥物,還包括其他可能在未來造成疫情大流行的病毒。

此計劃已經有了初步成果,美國衛生部上週宣佈,如果目前試驗獲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授權,將以12億美元向藥廠默克(Merck)採購170萬劑molnupiravir。此藥物由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研究團隊2019年研發,目前試驗受試者鎖定最近感染、風險較高族羣,例如肥胖或罹患糖尿病年長者結果預計10月出爐。

新冠應對小組首席科學官員柯斯勒(David Kessler)表示,政府可能針對另外2種正在進行臨牀試驗的新冠藥物採取類似協議

據悉,其中一個是Atea藥廠研發的AT-527,此藥物已被證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C型肝炎,早期研究也表明可能對新冠肺炎有效,目前正在進行晚期臨牀試驗。另一款藥物是輝瑞(Pfizer)科學家修改SARS藥物結構所研發的PF-07321332,預期下個月進入晚期試驗。

美國傳染病權威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Dr. Anthony Fauci)非常支持此計劃,期待很快看到民衆篩檢陽性或出現症狀後,就可以儘速到藥局購買口服藥物。他坦言,根據過去經驗,首批新冠藥物或許只能提供有限效益,但將會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處理這些藥物,我們從來沒有第一棒就打出全壘打」。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