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烏克蘭危機時中俄關系緊密 美國要讓中國爲此付出代價

美國要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給中方帶來痛苦,亦即中方必須爲烏克蘭危機中支持俄國的態度付出代價。圖爲習普2人於2019年在巴西召開的金磚國家峰會上。(圖/路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動全球,但中國仍持續支持發動侵略的俄羅斯,美媒指出,美國要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給中方帶來痛苦,亦即中方將爲烏克蘭危機時與俄國的緊密關係付出代價。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美國一直想挑撥中國與俄羅斯間的緊密夥伴關係,美國官員指出,如果中俄兩國之間出現分歧,美國將能從中獲益。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迫使中國作出選擇:是站在俄羅斯一邊,還是保持與歐洲、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重要的經濟聯繫?

報導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如果中國的企業和銀行試圖幫助俄羅斯,那麼針對俄羅斯實施的懲罰性經濟措施,尤其是對某些技術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對中國造成打擊。

另一位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美國正利用國際論壇迫使中國對俄方的侵略行動公開表明立場。美國正推動聯合國大會在本週就一項類似的決議進行辯論,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本週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是達成該目標的另一個機會。

報導說,中國呼籲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並對美國提出的中國將因與俄羅斯的關係而沾上污點表達了憤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上週在北京表示:「真正名譽受損的是那些打着民主、人權旗號肆意干涉別國內政、四處對外發動戰爭的國家。」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俄聯手給美國帶來了地緣政治挑戰,令美國可能不得不同時爲應對歐亞大陸東西兩面的衝突做好準備,而不能專注於執行拜登政府想要對抗中國的首要任務。鑑於要應對俄烏衝突這個新挑戰,美國政府已經推遲關於國防和國家安全的關鍵戰略文件的發佈。

這些美國官員表示,讓中國減少對俄羅斯的支持,將在烏克蘭問題上進一步孤立俄羅斯,降低中俄兩國在其他問題上合作的能力,並讓中國作爲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存疑。

更爲重要的是,美國和歐洲盟友對俄羅斯將採取的制裁和其他措施,也是向中國釋出的一個信號,表明如果北京攻打臺灣,可能會面臨什麼情況。這傳達的資訊是,赤裸裸的侵略和違反核心全球規則會有代價。

報導認爲,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領導下,中俄關系像20世紀50年代初中蘇結盟後一樣密切,兩位領導人的共同目標是削弱美國實力,他們認爲強大的美國將損害中俄利益。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批評美國及北約的聯合聲明後,拜登政府官員聚集在一起商討如何應對中俄合作,官員們決定採取一種突出強調中俄合作伙伴關係並讓中國爲此付出代價的策略。

其中,不斷升級的對俄羅斯制裁相當於對中方發出的最嚴厲警告訊號之一。美國正在觀察中國的金融機構是否會試圖彌補俄羅斯融資管道不足的影響,或者中國科技公司是否會試圖規避對俄羅斯出口的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