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微”轉向

美食一直是紀錄片的重要題材。回顧中國美食紀錄片的發展歷史,2012年央視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該片跳脫了傳統的專題片模式,將美食奇觀、人物故事人文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引領美食紀錄片進入了“大製作時代。2018年,《風味人間》延續高端路線,在技術層面更加精進,並開拓出國際化視野

在宏大敘事的美食紀錄片流派之外,也有一些創作者另闢蹊徑,嘗試走輕巧路線。其中2019年海峽衛視聯合騰訊視頻推出的百集系列微紀錄片作品早餐中國》,從全國各地簡單日常又極具特色的早餐這一小切口進入,打開了觀衆味蕾,也喚起了濃濃的鄉情。這部大獲成功的作品也引領了美食紀錄片新的“微型化潮流

近兩年上線的美食紀錄片,越來越強調垂直細小的切口和簡潔輕巧的形式,讓市井美食以不修邊幅方式呈現在鏡頭前,契合了年輕一代追求真實感審美潮流和碎片化的觀看習慣

以近期在東南衛視和愛奇藝同步上線的《下飯菜》爲例,單集時長在17分鐘左右,每集介紹兩個地區的特色下飯菜。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下飯菜看似不起眼的存在,卻蘊含着中華美食精髓,滲透着中國人的血脈親情家味鄉情。節目切口雖小,卻能以小見大,也能讓觀衆產生情感共鳴。

微型化美食紀錄片的第二大特點在於清晰有趣的形式,《下飯菜》每期篇幅雖小,卻有着引人入勝的架構。每一集由一段街頭採訪開始,導演詢問居民當地最有名的下飯菜是什麼,再跟隨一戶代表性家庭記錄道菜的製作過程。做飯人的家庭故事,也被巧妙地穿插在菜餚的製作過程中間。最後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一道“附加題”,展現當地人方言、閒時消遣方式以及小風俗等,帶觀衆走入這道下飯菜所誕生的文化土壤。看似閒筆,卻正是妙處所在。

微型化美食紀錄片也體現出互聯網時代混搭、輕快的流行文化特徵,降低了觀衆的接受門檻。比如《下飯菜》便有着頗爲年輕化的視聽語言表達快節奏剪輯方式、隨時蹦出屏幕發表評論的俏皮花字,再配上與香味撲鼻的烹飪過程反差感十足的古典音樂,讓觀衆口水直流的同時也嘴角上揚,在愉悅、溫情氛圍裡不知不覺間便能連看上好幾集。

以《早餐中國》《下飯菜》爲代表的微型化美食紀錄片,憑藉垂直細小的切口、輕巧的形式、年輕化的包裝,給觀衆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爲互聯網環境下的內容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