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膨降溫、陸鬆綁防疫 資金迴流股市資產

統計近一週整體股票型ETF淨流入236.91億美元,主要流入美國161.65億美元、全球62.92億美元,新興市場與大陸分別獲13.71億美元、5.46億美元淨流入,但歐洲與日本分別遭資金淨流出6.27億美元與4.35億美元,亞太區淨流出5.93億美元。產業ETF部份,淨流入的前三大爲醫療保健、不動產和科技,淨流出僅能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10月主要是商品及醫療服務通膨降溫,使得整體通膨率明顯回落,但住房成本持續上揚,預估住房成本年增率要到明年上半年纔會觸頂。因此儘管10月通膨放緩,有助Fed在12月升息步伐緩和,但一次性數據尚難預示通膨持續放緩趨勢,及Fed政策態度的調整,後續仍待進一步觀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股市佈局宜採取多元配置網羅輪動契機,包括具備抗景氣循環、通膨轉嫁機制、受惠低碳經濟轉型趨勢,包括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產業,及精選高品質龍頭股的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基金,並透過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生技及科技產業創新商機。

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認爲,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供應鏈通膨可能開始消退,各國央行升息遏止需求,也將壓抑通膨自高檔放緩,但這次造成通膨的許多因素,屬於結構性及破壞力,包括食物通膨、氣候通膨、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未來將難重回過去長期低通膨低利率環境,着眼基礎建設資產有通膨轉嫁機制,因面對通膨環境,基礎建設資產多有良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