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大漲持倉水漲船高,美國兩大“債主”中日持債連增兩月,中國2023年仍淨拋超500億

美國官方數據顯示,在美聯儲暗示今年鴿派大轉向、市場對今年降息預期進一步高漲的去年12月,美國兩大海外“債主”中國和日本的持倉繼續增值。

美東時間2月15日週四,美國財政部公佈2023年12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顯示,12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1.1382萬億美元,總持倉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較11月環比增加107億美元。至此,日本連續三個月、最近七個月內第六個月美債持倉增加。

自2019年6月持倉超越中國以來,日本一直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2023年全年,日本只有2月、5月、9月三個月持倉下降,因5月減持304億美元創七個月最大月度減持規模,到12月,日本全年持倉淨增加631億美元。

據TIC報告,到12月,中國大陸的美債持倉在美國以外國家地區中仍穩居次席。12月中國大陸持有8163億美元美債,環比增加343億美元,在連續七個月美債持倉減少後,連續兩個月增長,總持倉繼續脫離連續五個月所創的2009年5月以來的十四年低谷。

從2022年4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於1萬億美元。2023年一年,中國的美債持倉淨減少508億美元。全年中國只有3月、11月和12月三個月增加,減持的九個月中,只有4月、10月的減少規模不足100億美元,其他月份均減少超過1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2023年最後兩個月美債價格大反彈,提升海外央行對美債的配置興趣,中日兩大“債主”如果增持美債也不算意外。

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三大美國股指均連漲兩個月;美債的價格也連漲兩月,美債收益率則在連升六個月後連續兩個月下行。基準十年期美債的收益率11月和12月合計降約105個基點、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兩月降幅;美元指數連跌兩月;紐約黃金期貨連漲三個月。

國家外匯局上月公佈,12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爲3.238萬億美元,環比11月末增長662億美元,增幅2.1%,規模在連降三個月後連升兩個月。外匯局重申,外儲規模上升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指出12月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

此前有媒體提到,分析人士認爲,中國減持美債部分源於支持人民幣匯率。有國內媒體提到,業內人士認爲,美債收益率下降能否吸引中國等海外央行重新增持美債,很大程度取決於各國自身的外儲資產多元化配置的需要。隨着各國央行加快外儲多元化配置,越來越多國家的央行考慮配置黃金替代美債。

國家外匯局的數據顯示,12月末,中國官方的黃金儲備爲7187萬盎司,較11月末增加29萬盎司,連續14個月增長。自2022年11月起,中國央行14個月內累計增持黃金約923萬盎司,爲全球主要黃金買家。

中國的黃金儲備持續增長是全球央行近些年購金熱潮的縮影。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淨購買黃金337噸,爲有史以來第三高季度淨購量。2023年前三個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同比增長14%,達到創紀錄的800噸。世界黃金協會的中國區CEO王立新稱, 第四季度的黃金需求還是一個穩步上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