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殖利率升 債市買氣蒙塵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圖/美聯社

通膨壓力炸鍋,迫使美國聯準會(Fed)啓動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引領美債殖利率上週急速竄高,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甚至一度升破2.2%,即便稍後回落,18日終場收盤仍維持於2.1%高位之上,並持續重挫債券型基金買氣。

根據最新統計,整體債券基金已連續十週遭遇國際資金提款,上週再失血148.53億美元,投資級企業債、高收益債券以及新興市場債券等基金更是連三週買盤全面受挫。

進一步來看,高收益債券基金和新興市場債市已連十週同步大失血,其中,高收益債券基金上週再流出54.04億美元,調節幅度創下去年4月以來單週之最大量;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也大失血26.79億美元;就連投資等級公司債券基金也連三週遭資金提款,小幅再流出33.16億美元。

法人指出,全球通膨壓力爆表,迫使美國聯準會加快透過貨幣政策收緊資金,加上俄烏局勢持續緊張,雙雙衝擊全球金融市場表現,短線避險需求促使國際資金今年來大舉撤出債市,就連一向買氣和債券殖利率和美股投資氣氛存在正向連動的高收益債市的資金動能也跟着承壓。

但高收益債基本面良好,仍可視爲短線良性調節。黃百嵩強調,高收益債違約率持續下滑,截至2月底最新違約率僅0.24%,並且有望維持低點,另高收益債市中債信評等獲調升/遭到調降的比例達3.63倍,續創歷史新高,顯示整體高收益債信用品質改善,有助於支撐高收益債後市。

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雖利率走升整體上會影響債券價格,但相較於長年期投資級債券來說,對短存續期的非投資等級債券的影響相對較少,而其主因之一便爲利率走升大多會在經濟成長時期出現,而經濟成長又可爲許多短年期非投資等級企業帶來較多的現金流,讓企業可以更快及順利的贖回債券,並使投資人可較快重獲資本進行再投資、資金的運用更有效率。

根據經驗,在經濟可能出現停滯或衰退、利率上升放緩或停頓的時期,企業的償債額則往往降低;但反之在經濟成長、聯準會升息的期間,確有更多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的發債企業償清債務、減少槓桿,並使得投資在相關債券的資金可以被更快釋出,轉而追求更高的收益。

隨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復甦,包括消費者及美國企業目前現金皆相對充足,企業資產負債狀況改善,故企業債的違約信用風險較小,相較之下,進入升息循環之後帶來的利率波動纔是債券投資人須留意的風險;而存續期相對較短、受景氣循環影響較低及具獲利成長潛力的美國龍頭企業所發具較佳殖利率的債券,將是對抗利率風險同時可提供收益的資產優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