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專家:賴清德應重評覈能

他指出,過去八年臺灣經濟表現亮眼,自2017年來,臺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均實際成長率超過3%,其中有大部分歸功於強勁的製造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製造業佔臺灣的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高出韓國的25%,與德國、日本和美國的不到20%。

但製造業需要大量電力,2022年臺灣工業用電佔電力供應的56%,其比重創下近年新高。去年光是臺積電的用電量就佔總發電量的6.4%。

麥吉利斯指稱,雖然效率提升降低臺灣每單位經濟產出的能源消耗,但總電力消耗卻持續攀升,從2001年以來增加逾4成,目前臺灣人均用電量已高佔亞洲第一。

他表示,用電量增加本身不是大問題,但是臺灣電力供應卻沒跟上腳步,使得近年來停電、跳電情況日益頻繁。相較之下,目前國際社會開始重新檢討核能使用,特別是面臨俄烏戰爭後出現的能源供應短缺。另外,多個東南亞國家也在推動建造反應爐計劃,就連日本也重啓關閉的核電廠。

麥吉利斯表示,賴清德在下月上任後,將面對臺灣電力供應的難題。他指出,民進黨若能與國民黨、民衆黨合作,啓動核能重返計劃,將有助民進黨政治支持度,而非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