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最新研究報告:俄羅斯侵烏 促進與中國軍事關係

美智庫CSIS最新研究報告:俄羅斯侵烏戰爭促進俄中軍事關係。(新華網)

據美國之音報導,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拉近了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軍事關係,而戰爭的結果可能對未來的中俄關系產生重大影響。部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稱:「儘管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但中國仍決定暗中支持俄羅斯,這再次引發了對中俄軍事聯盟的擔憂。 迄今爲止,兩國都避免正式的聯盟,但他們在武器銷售和聯合軍演方面有着深厚的軍事聯繫。」

「東方-2022」演習

俄羅斯正在該國東部主辦「東方-2022」軍事演習。 演習由15個國家參加,中國被視爲主賓。其他參與國還包括白俄羅斯、印度和敘利亞等等。

莫斯科表示,參加演習的包括5萬名軍人和5千件軍事裝備。英國政府對這些數字表示懷疑,並表示實際參與的軍事人員更加接近1萬5千人。

中國表示已派出2000名士兵、300輛軍車、21架飛機和3艘軍艦,參加從8月31日起到本週三的演習。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海軍少將瓦列裡·卡扎科夫(Valery Kazakov)表示:「俄羅斯海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務實互動在質量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這確保了全球和地區的穩定與安全。」

CSIS這份報告的合著者林碧瑩(Bonny Lin)表示,中國正在尋求與俄羅斯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更密切的關係

報導稱,林碧瑩觀察,「軍事關係是對整體政治關係的支持。因此,就中國尋求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而言,你會看到更多的演習。你會看到兩國在更加敏感的軍事能力方面進行演練。」

報告作者稱,雖然俄羅斯對中國的軍售也是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一關係存在相當多的「小問題」。

林碧瑩指出:「中國70%的武器是從俄羅斯進口的。但到了200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更多地關注其國內的武器生產,從而減少了對俄羅斯的依賴。與此同時,俄羅斯越來越擔心中國竊取其技術。最近,也就是過去的幾年裡,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大部分武器都是爲了支持其飛機項目。」

中國竊取技術

報告指出,俄羅斯並沒有忽視中國涉嫌竊取技術的行爲,「2019年,俄羅斯國有的國防公司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表示,過去17年中發生了500起未經授權而複製其設備的案件。該公司罕見地公開批評中國,稱『僅中國就複製了飛機發動機、蘇霍伊飛機、甲板起飛噴氣式飛機、防空系統、便攜式防空導彈,以及鎧甲(Pantsir)中程地對空系統的類似項目』。」

臺灣和烏克蘭

儘管存在這些困難,北京仍在尋求深化與莫斯科的關係。林碧瑩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你看到了分裂、越來越多的那種關於專制對決民主的認知。 而中國發現自己越來越被視爲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而且他們可能被視作爲像俄羅斯一樣的侵略者。」

她認爲,「中國的評估可能是它越來越需要俄羅斯,它認爲自己今後可能處於與俄羅斯類似的境地。」

自上個月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臺灣後,北京在臺灣周圍發起了一系列實彈演習,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林碧瑩表示:「北京看着它認知中的俄羅斯與西方以及北約之間的問題,就彷彿在鏡子中看到它自己與美國以及美國在印太地區最親密的盟友和夥伴之間正在面臨的問題。」

林碧瑩提醒,雖然俄羅斯和中國尚未簽署任何正式的軍事聯盟,但西方必須警惕兩國間日益增長的軍事和政治聯繫,「我並不是說,俄羅斯會在中國與其鄰國發生衝突時採取行動,但它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比如情報,甚至政治支持。」

中國超越俄羅斯

CSIS的報告稱,中國的軍事能力正在趕上或超越俄羅斯。隨着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停滯不前,作者表示,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失敗可能導致北京重新評估其與莫斯科的關係。

報告總結說:「如果北京斷定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表現糟糕到一定程度,它可能最終會重新考慮和俄羅斯進行聯合演習的價值,甚至重新考慮與俄羅斯建立戰略關係的整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