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故事集《十三聲》 週末到雲門西螺戶外演出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以童年在萬華艋舺地區成長的回憶,編創舞作《十三聲》,接地氣的民間廟會文化,也在舞作裡,本週六將到雲林西螺大橋草坪廣場戶外公演。圖爲今年七月在臺北戶外演出現場。(張鎧乙攝,本報資料照片)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以童年在萬華艋舺地區成長的回憶,編創舞作《十三聲》,接地氣的民間廟會文化,也在舞作裡,本週六將到雲林西螺大橋草坪廣場戶外公演,這也是文化部「莊頭劇場」的首演場。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表示,「《十三聲》是我從小在艋舺,看到菜市場、夜市或是廟口的人,所發出的聲音或是動作所編出的作品,大家到西螺來看這作品時會發現,舞者除了跳舞還會唱歌,也會唱出廟埕裡面師傅在唱的咒。」

鄭宗龍希望藉由《十三聲》,讓觀衆看見舞者用身體和聲音帶出臺灣生猛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令人癡醉的色彩。《十三聲》也即將在11月前往西班牙、法國巡演,並在法國坎城雙年舞蹈節邁向第100場演出的里程碑。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莊頭劇場10場巡演以「文化平權」爲核心理念,期盼讓國際劇場級的演出不再是都會級場館的專利,而要讓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在未來的某一天,記起當年在自家莊頭最美好的那場演出。

雲門舞集演出活動當天下午3點起,將由5個表演團隊輪番演出,太日樂集、魔梯形體劇場、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小豆豆舞蹈團、樂耕農室內樂團等團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