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滿天飛!柯文哲僅拿13%?藍委:不應花錢做「置入性民調」

民衆黨主席柯文哲。(楊亞璇攝)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角逐2024總統大選,動作頻頻,爭取國民黨徵召。近來民調滿天飛,有媒體提出民調,指郭臺銘與潛在對手、新北市長侯友宜「黃金交叉」,其中民衆黨總統擬參選人柯文哲僅13%,但細看相關數據卻啓人疑竇。有藍委喊話,釋放民調不應該成爲一種工具,變成「置入性民調」,民調不應淪爲文宣,花錢就可以賣到。

有媒體日前報導,一份民調指出,國民黨推派侯友宜,民進黨的賴清德33.3%、侯28.3%、柯19.7%、都不支持6.4%、不知道/尚未決定12.3%;但若郭臺銘加入國民黨或與國民黨合作,賴33.5%、郭30.0%、柯13.1%、都不支持9.1%、不知道/尚未決定14.3%,柯文哲支持度明顯下滑。該民調訪問期間是2023年5月9日至11日,共3天。

但藍營人士掌握,同一機構所做另一份民調,結果顯示,賴清德獲33.3%、侯友宜有22.4%、柯文哲則是20.7%、不投票/投廢票3.2%、不知道/尚未決定20.4%;而若國民黨推派郭臺銘,結果則是賴清德33.2%、郭臺銘21.6%、柯文哲21.3%,不頭票/投廢票5.1%、不知道/尚未決定18.8%。調查期間爲5月5日至7日,令人質疑的是,該份民調與媒體曝光的民調天數相差2天,結果卻有不小落差。

柯文哲辦公室發言人陳智菡指出,國民黨初選期間,各種花式民調,落差之大,恐怕連國民黨選民都混亂。要從中選出可以服衆的「最強母雞」,對國民黨高層恐怕是一門藝術、學問。

近柯人士指出,郭臺銘爲了在5月17日獲得國民黨徵召,提早展開競選活動,也拋出很多政策願景,甚至到金門發表和平宣言,或許短時間內可以吸引中間選民的目光。但柯文哲一路以來的民調都能站穩20%,甚至往上發展,後勢不容小覷。柯文哲在5月20日有參選記者會,相信會有所準備,如果對於40歲以上的族羣或兩岸政策有新論述或新政策,民意如流水,屆時恐怕就會產生新的局勢。

近柯人士分析,就算郭臺銘出線能有效整合柯文哲的總統選票,但難保民衆產生同情心態,將政黨票投給柯。對國民黨而言,以現在的民調來看,結果都是輸掉總統,因此再來就是要看立委席次,如果因爲同情效應讓民衆黨不分區選票大增,提名郭臺銘是否真的對國民黨有利?恐怕有待商榷。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質疑,2份民調時間相近,結果差異卻那麼大,反而凸顯調查容易失真而不可信,策略性太強,令人認爲太不真實,他認爲並不容易真的影響什麼,僅是增加新聞的話題。

李德維也向所有想參選的人喊話,釋放民調不應該也不適合成爲一種工具,變成「置入性民調」,民調變成一種文宣,花錢就可以買到。如今民調滿天飛,他要奉勸要從事政治工作的人,與其花錢去做置入性民調,不如真的做事情,讓選民或政黨有感,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