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黨不分區提名策略 柯文哲:遴選委員會+海選徵才

柯文哲。(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籌組臺灣民衆黨,準備進軍國會。在接受《石評財經》專訪時,柯文哲表示,不分區立委總計34席,前面一半還是會挑有可能選得上的菁英,「其實挑的話很簡單,按照我們過去的經驗,只要成立一個遴選委員會,每個人打圈、叉、三角形就好」;後面的部分,則是主張透過海選社會徵才。

談到民衆黨的創立,柯文哲說,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後,臺灣就陷入藍綠統獨對抗,「一切政治問題都被簡化成藍綠統獨,很少談論效率數據科學」,成立臺灣民衆黨就是希望藍綠以外,可以有另外一條線,能理性務實對話,講求科學效率。

柯文哲指出,如果明年大選過後,三黨不過半,臺灣民衆黨就會成爲關鍵少數,變成中道力量,「大家來跟我談的時候,不要講什麼意識形態,數據拿出來看,用數據來說服」。

柯文哲表示,不分區立委有34席,前面一半有可能選上的還是要挑過,「其實挑的話很簡單,按照我們過去的經驗,只要成立一個遴選委員會,每個人打圈、叉、三角形就好」,打圈就是加一分,打三角形沒意見,打叉扣一分,只要20個人投票,一輪就很清楚。

柯文哲說,只要這我們過去的經驗,其實只要有代表性的2、30個人,前面的菁英還是要挑,「後面我是主張海選,後面反正也選不上,後面海選是要開放讓社會的力量進來,準備進去當助理辦公室主任」。

「我們叫海選制度,我兩次選舉都用海選制度」,柯文哲說,就上網開放工作內容,願意來參加競選總部就來報名,「每次都被嘲笑雜牌軍,可是我發現,我的政府之所以沒有腐敗,我們有幾個原因,一個是海選,另外一個是公開透明」。

柯文哲舉例,過去還有組織財務監督委員會,海選一羣人來監督錢怎麼用,「我後來發現只要公開透明,就不會腐敗;只要海選制度,就可以讓你不會跟人民脫節」;此外,柯還說,要試驗一個新的概念全部網路作業,「傳統政治就什麼臺北黨部臺南黨部,我們是全部網路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