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救贖收官之戰——《伸冤人3》

暮年救贖收官之戰——《伸冤人3》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伸冤人3》。

片名The Equalizer 3 (2023),別名私刑教育3(臺) / 叛諜裁判3:終極一戰(港)。

《伸冤人》系列電影以其激烈而持續的緊張氛圍,不斷升級的衝突與矛盾,給觀衆留下印象。

在拍攝《伸冤人2》之前,丹澤爾·華盛頓從未拍過續集,羅伯特·麥考爾是他首次扮演續集的角色。這意味着丹澤爾·華盛頓在這個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國防情報局特工角色身上找到了歸宿感。

在本片的國際海報與美國IMAX海報上,都印着“最終章”的宣傳語,似乎在暗示着這部作品的終結與告別。

然而,導演安東尼·福奎阿在接受採訪時卻透露,只要丹澤爾·華盛頓有興趣,前傳與續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到了第三部,麥考爾雖然已經宣佈放棄了作爲政府刺客的生活,但不公正卻仍然牽動着他的心絃。

他在與南意大利的卡特爾對峙時中槍,隨後得到一位好心人救治,被帶到了一處寧靜的沿海村莊進行休養。

很快,麥考爾便察覺到了這個社區所遭受暴力統治。那些小惡棍背後還有更大的惡棍,幕後黑手正是臭名昭著的西西里黑手黨。

麥考爾爲了保護他的新朋友和他們的生計所做的事情讓整個局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部續集繼續探討了救贖與和平在麥考爾生命中是否仍佔據一席之地,是否仍是他可望而可及的目標。

當影片聚焦於麥考爾穿梭於意大利小鎮的美麗景色時,麥考爾似乎找到了心靈的避風港。他穿梭於小鎮的古老街巷,感受着歲月的沉澱。他與當地居民的每一次熱情交談,都讓他對這裡的閒暇生活感到滿意。

然而,就在麥考爾沉浸於這份寧靜與和諧之時,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輕易放過他。隨着劇情的深入,觀衆開始意識到,救贖與和平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艾瑪·柯林斯(Emma Collins)一直對羅伯特·麥考爾的選擇心存疑惑,不斷追問其背後的原因。

影片通過一張辦公桌上的照片,爲觀衆揭示了這一謎團。

在這張照片中,艾瑪·柯林斯是布萊恩(Brian)和蘇珊·普盧默(Susan Plummer)的女兒。布萊恩和蘇珊·普盧默是羅伯特·麥考爾在前作《伸冤人》(2014)中情報界的聯繫人。

影片中有大量的長鏡頭,每隔一會兒就是導演開始炫技。

導演要在華盛頓年紀變大的情況下,將動作戲份打造得更爲慘烈與驚險。麥考爾這個角色也變得更加沉靜、內斂,這源於他過去的行爲給他帶來了無法彌補的精神創傷。

在生理心理的雙重作用下,麥考爾在面對新挑戰時的變化一覽無餘。

麥考爾的對手本可以大放異彩,但遺憾地未能如願。

他們缺乏原則,在性格塑造上顯得單薄無力,難以激發觀衆的興趣。儘管他們試圖以獨特的方式展現惡棍形象,卻未能爲觀衆帶來任何全新的視覺衝擊。

回想第一部《伸冤人》中,家庭用品倉庫那場驚心動魄的對決,無疑成爲了影片的高潮,將觀衆的情緒推向了頂峰。而在這部續集中,我們卻未能再見到如此扣人心絃的場面。

最終的對峙,雖然也試圖營造出緊張的氛圍,但卻顯得平淡無奇,未能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伸冤人3》在某些時刻很有趣,但整體而言比《疾速追殺》系列相差甚遠。

考慮到丹澤爾·華盛頓的年紀與影片的呈現效果,本片更像是一個爲三部曲畫上句號的作品。完不完美另說,至少完成了完整的三部曲。

衝突平淡對手單薄,

終章難及前作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