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傑爾·大衛:旅遊業帶動全球經濟 中國擁有更多發展空間

在大會上,世界旅遊及旅行業理事會執行總裁傑爾·大衛發表了題目爲《今日旅遊業:對快速增長和轉型做出迴應》的演講。藉由此次機會本站旅遊對奈傑爾·大衛先生進行了專訪。

奈傑爾大衛:旅遊業帶動全球經濟 中國擁有更多發展空間(來源:本站)

全球旅遊業上行發展 互聯網積極助力

作爲代表着世界旅遊業界企業的組織,WTTC(World Travel&Tourism Council,世界旅遊及旅行業理事會)由世界上超過170家最著名的企業的總裁,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組成。它是代表世界旅遊和旅行業的各類私營企業的唯一載體。組織的目標是用實際證據促使人們意識到旅遊業對經濟的貢獻,擴大與環境相協調的市場,並減少旅遊業發展的障礙。

“在過去五十年,旅遊業有了初步的發展,成爲世界各地經濟增長的主要行業之一。”世界旅遊及旅行業理事會執行副總裁奈傑爾·大衛爲我們介紹到,對於中國而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同樣促進着中國旅遊業的發展。面對未來世界旅遊業的發展,推動就業,已經成爲勢在必得的趨勢。奈傑爾·大衛爲我們進行了大膽預測,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旅遊產業將爲全球創造超過一億的就業機會,其中40%的就業機會來自中國,佔約四千萬。

而提及現狀,不可迴避的便是互聯網的發展。面對智能手機普及,人們的溝通與操作變得愈爲快捷,“當人們的溝通交流、以及日常行程預定都離不開網絡的時候,我們不可否認互聯網的發展對旅遊業同樣有着積極地推動力。”這一點,在中國不斷涌現的互聯網旅遊企業便不難看出。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旅遊產業面臨更多挑戰

如這次“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上公佈的消息,旅遊產業在帶動着中國減貧產業的進行,這就表明中國已經認識到旅遊產業對經濟帶來的推動作用。而隨着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也將參與到旅遊活動中,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旅遊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談及中國旅遊市場,奈傑爾·大衛認爲中國還有更多地發展空間,“隨着科技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們可以輕鬆地通過互聯網進行旅遊產品的預訂,我認爲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到訪中國。”無論是中國的自然風光,還是歷史文化遺產,對於海外的遊客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面對發展,多語言的交流服務,成爲了中國開拓全球市場必須要面臨的問題。“很多到中國旅遊的海外客人,都會選擇休閒度假(自由行)的形式,那麼多語言的導覽讀物便會幫助到他們。”因此提升服務業者的語言能力,特別是英語,成爲了提升旅遊接待能力的必要條件。

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旅遊產業同樣面臨着機遇和挑戰。除了語言能裡的提升,積極推進更加便捷的簽證政策,也將會吸引更多的海外遊客到訪,除此之外,依託先進的生物科技也將會成爲提升旅遊體驗關鍵之一。“在國際市場上更多地推廣中國多樣的旅遊資源體驗,將會是中國最大的機遇。”而對於挑戰,奈傑爾·大衛認爲,中國有一個很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因此瞭解世界不同市場的需求,根據不同時間段的特色進行推廣變得尤爲重要

本站旅遊:WTTC作爲全球範圍內代表世界旅遊業界企業們的唯一機構,如何看待現在全球旅遊業的現狀?

奈傑爾·大衛: 首先,我們並不是唯一一個代表企業的旅遊組織,而我們於1990年成立,是代表着世界旅遊業界企業的組織。說到目前旅遊產業的現狀,我們可以明顯感到是積極地趨勢,在過去50年,旅遊業有了很初步的發展,成爲世界各地經濟增長的主要行業之一,其中也包括中國。隨着中國基礎設施發展的投入,例如高鐵的建立、新機場的開設、歷史文化遺產設施維護以及正在計劃中的其他項目,中國的旅遊產業也有了迅猛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更有發展的未來。我看到了旅遊產業帶動了11%的國民經濟,並還有上升的趨勢,在接下來的10年,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旅遊產業將爲全球創造超過一億的就業機會,其中40%的就業機會來自中國,佔約4千萬。因此我認爲旅遊產業的發展是積極地。

本站旅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是否對旅遊業起着推動作用?

奈傑爾·大衛:我認這是有着很積極地影響。從客人的角度出發,智能手機影響着大衆的生活,無論是獲取信息,還是通過社交媒體與人交流、分享經歷,甚至是可以進行行程的預訂,因此互聯發的發展對旅遊產業有着一定的推動力。這個作用在中國愈加明顯,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旅遊產業之中,例如攜程飛豬等,在近20年中,對中國的旅遊產業起到了助力。因此,我認爲互聯網對旅遊起到了積極地影響。

本站旅遊:對比過去,中國旅遊市場已經日趨成熟,您認爲中國作爲旅遊目的地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有哪些部分還有提升的空間?

奈傑爾·大衛:正如我們剛纔提到的,中國的旅遊產業有了明顯的增長,同時政府也認識到了旅遊產業的發展爲經濟帶來的推動作用,就如這次WTA會議上公佈的消息,旅遊業也在帶動目的地的脫貧。隨着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旅行活動中,這也說明了中國旅遊業的巨大潛力。

你剛纔提及的成熟的市場,但我認爲中國的旅遊市場還有更多地發展空間,就國內市場而言,我們現在看到了很大的增長,而且就中國的國際吸引力而言也是如此,這都會將是機遇叢生的領域。隨着科技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們可以輕鬆地通過互聯網進行旅遊產品的預訂,我認爲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到訪中國。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美麗國家,擁有非常更護的自然文化和歷史遺產,像杭州就是如此,不僅風景秀麗、還能滿足遊客購物的需求,這些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更不用說想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國際級別的購物中心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認爲中國既然已經走進了世界旅遊市場,那麼“語言交流”便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很多到訪中國的遊客都會選擇休閒度假的形式,那麼多種語言的導遊書或者遊覽手冊就會幫助到世界各地的遊客。提升旅遊服務業者的翻譯能力,特別是英語,我覺得會是中國旅遊業可待提升的空間,像我,就不會說中文,但是我認爲如果這方面的水平提升了,會對中國旅遊業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更青睞於自由行,多於跟團遊

本站旅遊:面對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中國的旅遊企業會面臨着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奈傑爾·大衛:那我先說一下機遇,我認爲可以有更大的機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到訪中國,而不僅僅是休閒度假的遊客。說到企業市場,我認爲有很大的潛力,中國正在大力拓展基礎設施,但是語言方面還是有提升的空間。便利的簽證條件,也會吸引大量的海外遊客到訪。但是我個人不建議電子簽證的同行,因爲對於國際市場還是需要一定的把控。

我認爲還有一個內部投入的機會可以幫助更多遊客來到中國。提升旅遊服務行業的涉外語言能力,優化簽證申請,以及依託先進的技術提升國內市場,以配合大量的人的流動。我認爲運用生物科技提升體驗是很關鍵的。我還想說的是,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更多地推廣中國多樣的旅遊體驗資源以吸引更多的遊客,例如非常豐富的文化體驗,我認爲在這一點,很難有別的國家超越中國,這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關於挑戰的話,我覺得是要了解不同是客戶市場,確定不同的市場需求。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爲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還要通過不同的階段傳播推廣,我認爲這是很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