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低壓恐成臺!氣象局曝「2走法」差很大 丹娜絲剩空殼變擦邊球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氣象局發佈丹娜颱風陸警,臺東屏東恆春半島納入首波警戒區,根據最新預報顯示,路徑再度往東修正,目前以擦邊球過去的機率高,不過,暴風圈預計在週四清晨至上午期間觸陸,仍會帶來大雨。另外,由於丹娜絲高低層嚴重分離,在菲律賓西側的低氣壓也可能發展熱帶性低氣壓甚至颱風,未來移動有2種方向,對臺灣影響程度差很大。

▲丹娜絲颱風路徑再修正,估以擦邊球通過機率高。(圖/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技正黃椿喜表示,氣象局已在11時30分發布丹娜絲陸警,以臺東、屏東、恆春半島爲首波警戒範圍,根據最新路徑預報看來,颱風將朝臺灣東部近海前進,並從臺灣東半邊陸地海上通過,影響最明顯的時間點落在週四到週五。

▲氣象局發佈丹娜絲颱風陸警,首波警戒區爲臺東、屏東及恆春半島,未來視移動路徑,宜蘭也可能納入警戒。(圖/中央氣象局)

丹娜絲暴風圈預計在週四清晨至上午期間觸陸,但颱風中心不一定會登陸,目前以擦邊球過去的機率高,不過,隨着颱風逐漸逼近,接下來宜蘭、北北基等將依最新路徑陸續納入陸警警戒區。氣象局指出,若颱風中心會登陸的話,時間點則會落在週四深夜到週五之間。

▲丹娜絲結構嚴重分離,需留意南海低壓是否獨立發展。(圖/翻攝自FB粉絲專頁「臺灣台風論壇天氣特急」)

不過,丹娜絲昨天接近呂宋島時,受到地形破壞影響,高低層嚴重分離,高層中心跑到菲律賓西側,低層則是目前的丹娜絲颱風,由於結構不佳、強度偏弱,未來臺風增強幅度有限,氣象局估以輕臺之姿侵臺的機率高,風雨影響程度也會比之前預報稍減弱。

但要注意的是,丹娜絲的高層中心,也就是位於菲律賓西側的雲系,在今明之間有機會逐漸發展可能,氣象局不排除會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甚至發展成第6號颱風百合的可能。

至於未來該系統對臺灣的影響,則要看整個大低壓帶怎麼走,黃椿喜說,若偏西邊走,南部、中部雨勢將會顯著;若跟着丹娜絲北上,被拉往東部整體降雨就會較小。目前該系統影響最大的時間點也落在週四、五,與丹娜絲颱風警報期間大致相同。氣象局預計在下午1點發布定量雨量預測,並於2點40分記者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