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公祭儀式首提「中日和平友好」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內的裝置藝術刻劃當年慘案血淚史。(圖/記者魏有德攝)

記者魏有德/南京採訪報導

爲紀念對日抗戰時期「南京大屠殺」慘案,大陸第5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12月13日在南京舉行。由於今年是「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代表公祭的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在致辭時特別提到,「中日雙方應以兩國人民根本出發,以史爲鑑,共向未來,準確把握和平友好合作方向。」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由1分鐘長鳴的空襲警報聲與肅穆的默哀氣氛拉開序幕,大陸解放軍儀隊獻花致敬,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王晨代表致辭,最後在和平鴿的施放下完成公祭儀式

▲南京大屠殺罹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由大陸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代表致辭。(圖/記者魏有德攝)王晨在致辭時除提到不能忘懷慘案發生時的血淚教訓,也談到大陸未來將致力地區和平的發展。他表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時代發展主題戰爭一面鏡子,能讓人認識和平的珍貴。

▲2018年下半年,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已經透過各種場合雙邊會談3次。(圖/路透社

今年同時是「中日友好條約」締約滿40年,王晨提到,中日雙方應以史爲鑑,把握友好合作方向。從他的致辭中不難看出,往年儀式上着重於歷史教訓省思,本屆儀式對「南京大屠殺」的始作俑者日本,釋出一些善意。

「南京大屠殺」向來是中日兩國關係無法磨滅的一道傷痕,2018下半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訪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兩國關係逐漸升溫,除簽署超過50項經貿合作,更是主動邀請習近平訪日持續深化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