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患者增最年輕不到40歲 醫提醒這2件事要注意

天氣變化大,腦中風跟心肌梗塞發生機率增。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春節冷颼颼,有神經內科醫師在今年過年已收治6名腦中風患者,且每年冬天天氣變化,腦中風跟心肌梗塞發生機率都會比較高,而本週收治的中風患者,確實有比上週多,提醒民衆喝酒、熬夜都要量力而爲,有服用藥物的患者,更不可因爲過年就停藥。

連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除夕以來連日低溫,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說,過年以來到目前爲止,已收治有6個腦中風患者,低溫就是其中的風險因子,還有一名阿嬤本身有心房顫動病史,但過年期間忘記吃藥而送醫,所幸經過及時的動脈取栓,目前已轉至普通病房,提醒民衆吃藥不保證不會中風,但不吃藥的風險一定會提高。

一般中風常見「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兩類,分別爲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造成的缺血或血塊壓迫影響血流供應,整體而言以缺血性中風較多。陳龍說,他前幾天值班時,一天就來2名腦中風患者,一個是高齡90幾歲的患者,幸好在3小時的黃金時間送醫,符合使用血栓溶解要記得時間,今天觀察手腳活動情形佳;另名患者則是30幾歲的年輕人,症狀仍在觀察中。

陳龍進一步指出,年節假期親友相聚,有些人一高興就大吃大喝,酒更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熬夜打麻將更是不少人的共同生活體驗。提醒民衆,不要因爲不好意思而多吃一碗飯、多喝一杯酒,熬夜守歲也要量力而爲,最重要的是要按時吃藥。

冬天更要多喝水,陳龍表示,喝茶、咖啡都不太能算喝水,還是要多補充白開水,避免血液過於黏稠而阻塞,如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病史的族羣,血壓與血糖監測不能跟着放假,同時也要適當運動,「該做的功課還是要做」。

近幾年中風的年輕患者數有變多,主要影響因子包括工作壓力、熬夜等,陳龍提醒,即便做了健檢,但許多民衆看到一點紅字,會覺得自己還年輕,就沒有就醫追蹤危險因子,「其實早就有警訊了」,提醒民衆要多注意,「有年輕人來了才知道,自己血壓跟膽固醇高,也有患者來才發現,自己的血管已經塞住好幾條」。

陳龍提醒,急性中風要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當「微笑、舉手、說你好」等三個指標中,其中一項無法完成,就要在第一時間打119送醫,因爲有些高風險族羣自己沒有察覺,所以家屬更應該注意相關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