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田誠正式上任日產CEO 面臨1999年來最大挑戰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2月2日報道 據彭博社報道,日產汽車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內田誠(Makoto Uchida)已於12月1日正式上任日產全球CEO。但他將面臨着日產有史以來又一大挑戰。

日產上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是在20年前的1999年。當時,日產已經連續虧損7年,負債高達21000億日元。面對負債累累的日產汽車,雷諾以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日產36.8%的股份,併成爲日產汽車第一大股東。同年10月,時稱“成本殺手”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開始實施日產復興計劃,在其的帶領下日產開始大幅縮減成本,並最終在一年後實現扭虧盈利。

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也因成功領導雷諾日產聯盟而聞名於世。但一切也敗於此。自去年11月戈恩因涉嫌財務違規被抓後,日產汽車一直受到利潤下滑、領導層動盪以及與大股東雷諾公司關係緊張的打擊。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正商談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開發人工智能電動化等下一代汽車技術。通過整合這三家公司的技術和人力資源,新合資企業將致力於提高汽車研發效率,分擔成本。雷諾和日產的多位消息人士證實,聯盟正考慮在年底前公佈的聯合管理規劃中詳細介紹這一計劃。

銷量利潤齊跌 日產“站”在十字路口

根據財報數據,日產汽車第二財季(3-6月)在全球的汽車銷量下降7.5%,至127萬輛,其中在最大單一市場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2.5%,美國下降了4.5%;而同期的營業利潤爲300億日元(約合2.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12億日元暴跌了70%。

2019財年第一財季(4-6月),日產全球銷量爲123萬輛,同比減少6.0%;銷售額同比減少12.7%;淨利潤僅64億日元(約合6000萬美元),同比下跌94.5%。

日產汽車將2019財年的全年營業利潤預期下調了35%,至1,500億日元,這將是該公司11年來最糟糕的全年業績。同時,該公司目前預計全球汽車零售額爲520萬輛,低於此前預測的550萬輛,將迎來6年來最糟糕的年銷量。

在截止2019年3月31日的2018財年,日產汽車營收11.57萬億日元(合105.56億美元),同比下滑3.2%;營業利潤3182億日元(合29.0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6%,創下10年來新低紀錄。銷量方面,日產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18年全球銷量下降4.4%至551.6萬輛。

現在日產再次站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7月,日產爲了提振業績,推動日產啓動了重組計劃,到2022年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00人,同時進行10%的產能削減和優化,以扭轉未來四年獲利銳減的局面。

但這次扭轉局面的挑戰似乎並不會那麼容易。麥格理證券分析師劉易斯表示,日產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與1999年不同。1999年,雷諾將日產從破產邊緣拯救出來,並派遣戈恩對這家日本公司進行全面整改。

但現在一切要靠內田誠領導的全新管理團隊。

在內田誠正式上任日產CEO的同時,三菱汽車現任COO古普塔(Ashwani Gupta)出任日產汽車COO,三菱汽車現任高級副總裁關潤(JunSeki)擔任日產汽車副COO。這三大高層將不得不承擔起及時日產恢復業績、節約成本投資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進行轉型,以及更新新車型代替老舊的產品系列,恢復與雷諾的聯盟關係等。

彭博社情報分析師吉田達夫(TatsuoYoshida)表示,“期待日產業績奇蹟般實現V型復甦是不現實的,但表明這是可以做到的尤爲重要。從外部看,內田需要與雷諾恢復正常關係,並恢復對日產的信任;在內部,他需要解決員工和管理層之間的鴻溝。”

當然,內田誠也不是不可能完不成這一歷史性的重任。2003年加盟日產汽車公司,內田誠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採購部門工作多年。他精通成本控制,並在採購方面步步高昇,以永不鬆懈的職業道德和對成本的嚴格控制而被人廣知。

此外,與大多數日本高管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一家公司度過不同,內田誠的整個職業生涯並不是在日產度過的,他是從日商巖井商社(現雙日)加入日產的。日本的許多高管都來自東京大學,經常學習法律。但內田誠畢業於京都同志社大學,在那裡學習的是神學。

一位消息人士稱,內田誠擔任日產CEO日產是“聯盟的勝利”,稱內田誠有能力幫助日產復甦業績,同時能處理好與雷諾的關係。知情人士稱,與戈恩不同,內田誠被視爲一個安靜、坦率的管理者,習慣於授權,他在在談話中直截了當、切中要點。

需恢復日產形象

上月中旬,日產汽車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文件稱,該公司撤回每股40日元的派息計劃,這將對雷諾造成重大打擊,意味着雷諾的現金流和可支配資金將會下降。事實上,這並不是日產首次削減派息計劃。今年5月,日產汽車將其年度股息從每股57日元削減至40日元,爲自2009年暫停派息以來的首次削減。

Evercore分析師預測,雷諾的年收入將下降五分之一,三年內將約22億歐元(25億美元)。如果日產再次出現類似的派息削減或暫停,雷諾的收入可能會減少數十億美元。

內田誠需要關注股東的利益。日產股價繼2018年下跌22%之後,今年已再次下跌23%,其股本回報率爲3%,在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中是最低的,豐田則是最高的。在彭博社追蹤的21位分析師中,只有3位對日產股票給出了“買入”評級。

與雷諾的關係,將是內田誠需要處理的重大挑戰之一。當然,內田誠有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上週五,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表示,該聯盟在法國舉行了聯盟月度執行董事會會議,聯盟董事會主席、雷諾董事長讓-多米尼克-賽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日產新任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三菱汽車董事長益子修(OsamuMasuko)等參加了會議。

聯盟宣佈,爲了三家公司的利益,未來幾天計劃任命一名聯盟秘書長,以大幅提高和加速聯盟的運營效率,包括最大化聯盟貢獻以支持每家公司的戰略計劃及運營利潤計劃。

據IHS Markit的數據,日產汽車需要恢復其品牌形象,並推出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新車。但這實屬不易,特別是在全球輕型汽車年產量有望增長不到1%,達到9,450萬輛低迷之際。

SBI證券公司分析師遠藤浩二( Koji Endo)表示,時間已經不多了,“關鍵問題是內田誠能否在半年內恢復日產的業績,如果他說一到兩年之才能實現,那麼其應該辭職,日產可等不了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