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

我們很容易掉入一種陷阱,以爲只有英雄才能改變世界。然而,現實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成功的領導者是眼見改革浪潮已風起雲涌,於是順勢而爲。(示意圖/shutterstock)

TA:關注企業責任、ESG、SDGs等議題的人

「我能做什麼?」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無疑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很容易掉入一種陷阱,以爲只有英雄才能改變世界。然而,現實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成功的領導者是眼見改革浪潮已風起雲涌,於是順勢而爲。美國的民權運動不是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的個人傑作,而是歷經成千上萬非裔美國人和支持他們的盟友幾十年的努力,大家不畏危險和艱苦,勇敢捍衛改革,運動才逐漸成形。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並沒有一手結束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而是在成千上萬人蔘與、幾百人喪命的五十年奮鬥的基礎上,才一舉成功。

葛莉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 開始在瑞典國會外面爲氣候變遷抗議的時候,只是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她說,氣候如果真的已經進入緊急狀態,爲什麼我們卻毫無作爲? 一年後,估計有來自一百二十五個國家的一百六十萬名學生走出校園,參加了全球氣候罷課行動。我知道有一家跨國公司因此徹底改變了永續發展策略,因爲員工都覺得公司的行爲太愧對孩子。

你可以發揮重要的力量,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且容我一一說明。

改變世界的六個步驟

一、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你最珍惜什麼? 你願意爲什麼而戰? 什麼東西對你來說有至高無上的價值? 不管選擇做什麼,都要符合你內心深處的內在價值。

有一種尋找使命的途徑,是反思當代的重大問題在你人生當中產生了什麼迴響,例如你曾經很喜歡一個地方,如今卻遭到徹底破壞。有些人是爲自己的孩子而戰,有些人純粹是被強烈的正義感驅動。你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爲何想要,不妨花點時間弄清楚想法。推動變革任重而道遠,使命必須跟你內心的熱情一致,纔不至於讓你身心俱疲。

二、現在就做點什麼。下定決心少搭飛機、少開車,或儘量只買善待員工的公司的產品。做好住家保溫隔熱,如果有可能,在屋頂上裝太陽能板,或者向綠能供應商購買電力。計算碳足跡,估算自己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只要能力許可,儘量做出補償。勇敢邁出第一步,許多事自然接踵而來。

三、把你的價值觀融入工作中。創立一家懷抱不一樣的願景的新公司。我參加過很多次這樣的會議,會中大企業的主管們最後同意公司需要變革,決定性因素就是小本經營卻充滿熱情的新創公司對他們構成了威脅。諸如第一太陽能 (First Solar)和博隆能源(Bloom Energy)這樣的新創公司,讓成千上萬的人相信,再生能源和節能方案是有利可圖的,因而開啓整個嶄新的產業。

四、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倘若不先重建社會對各級政府的信任,我們走不遠。要實現這一點,政府部門裡要有聰明能幹的人,理解企業可以成爲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只不過外部性需有合理的定價,企業力量也要有民主力量的制衡,社會才能繁榮興旺。

五、採取政治行動。我知道,這個說法會令人退避三舍,但這是絕對必要的。政治人物解決氣候問題的步伐慢得不得了,設法提高公衆壓力是絕對必要的手段。找一個你認同、積極採取政治行動的團體,加入他們。

有人會告訴你,做什麼都爲時已晚了,或者這行不通的,或者事情永遠不會有任何改變。但不管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事情有可能變得更糟,升溫六度的世界遠比升溫二度的世界糟糕得多,會是一場浩劫。在改變開始加速以前,一切都會顯得太慢。在山崩地裂到來之前,一切看起來也很正常,只不過有幾顆小石子滾下山坡。

六、好好照顧自己,記得樂在其中。不要用世界有沒有被你拯救來衡量自己成功與否,沒有人能拯救世界,每個人只能做自己能做的。

(本文摘自《重新想像資本主義》/天下雜誌出版)

【內容簡介】

誰說永續、獲利只能二選一?

本書爲投資人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實際作法

全面實踐ESG,打造兼具永續與獲利的新商模

曾經帶動經濟成長、創造榮景的資本主義,如今也讓我們付出慘重代價:氣溫持續上升、信任不斷下降、價值體制崩壞,企業揹負着惡名,也飽嘗苦果,需要新的經營模式來化解危機!

本書作者、名列哈佛大學25位「校級教授」之一的韓德森,是當今研究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領域的權威,她指出,「爲了賺快錢,我們正在摧毀世界、破壞社會的根基。在整個系統分崩離析之前,我們必須跨越股東價值極大化的簡單思維。」

韓德森以其在經濟學、心理學和組織行爲方面的嚴謹研究,加上過去15年來與Nike、IBM、聯合利華、沃爾瑪、豐田汽車等多家企業合作的結果,找出可以在獲利的同時也兼顧永續,併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負起責任,甚至可以賺更多的具體方法。

書中援引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大量實例,爲經營者提供價值理念、金融財務、公司治理、領導力,乃至社會體制等面向上的變革新方向。包括:

將「利社會」納入企業願景;

視員工爲事業夥伴,打造共同使命;

奉行ESG永續指標,削減投資人權力;

與同業、供應鏈、第三部門結爲同盟;

重建體制、整頓政府。

而身爲個人,當然也能發揮影響、成爲改變的力量。就從累積生活中微小的行動開始,包括:想想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身體力行地做對環境有益的事;把價值觀融入工作中;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加入你認同的政治團體,爲理念發聲;好好照顧自己,也要記得樂在其中。

【作者簡介】瑞貝卡.韓德森 Rebecca Henderson

韓德森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暨哈佛氣候變遷專案小組共同主席,身兼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名列Thinkers50 (2015)「最具影響力的改造資本主義思想家」。她是當今研究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領域權威,也是引領企業組織變革和策略轉型的先驅人物,曾在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組織創新長達20年。

哈佛商學院僅有25位「University Professor」(校級教授),韓德森名列其中,並獲頒「麥克亞瑟教授」的殊榮。她是IBM、Motorola、思科、禮來、聯合利華、P&G等財星500大公司的顧問,曾任生技醫藥公司安進、愛德士(Idexx)、聯合利華董事。

韓德森見解獨到、說服力強,她在哈佛商學院開設的「Reimagining Capitalism」課程,備受好評,也是本書內容的原型。書中精闢解讀她第一手見證的企業永續轉型案例,這些企業因爲轉向永續發展的思維,不僅開拓了企業的視野,更建立起顧客、員工和供應商的信任感和參與感,創造新一波成長曲線。

【譯者簡介】張靖之

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輔系人類學,英國劍橋大學漢學碩士,曾任雜誌主編、叢書主編及版權總監。近期譯作有《氣候緊急時代來了》、《馬格蘭的街拍智慧》、《艾力克.克萊普頓自傳》、《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合譯)等。熱愛文字、真理及大自然,關注氣候與環境議題,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重新想像資本主義》/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