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裡的東莞經濟畫像:績優股扎堆新能源,AI成競逐新熱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王卓峰 實習生範逸 東莞報道

伴隨着4月的落幕,東莞59家A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正式收官。

Wind數據顯示,2023年,東莞59家A股企業整體營收、淨利潤出現下滑。在上述企業當中,約5成營收同比增長,近4成淨利潤同比增長,16家實現營利雙增,業績表現相對穩健。

從年報中的表述中可以發現,在傳統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不少東莞A股企業傳統業務受到衝擊,它們在應對變局尋找“第二曲線”過程中,業績承壓。值得關注的是,隨着近年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上述績優股普遍集中在新能源車零配件、鋰電池、光伏爲代表的新能源賽道。在當前市場波動中,以新能源爲代表的先進製造業“壓艙石”本色進一步凸顯。

人工智能無疑是東莞A股企業年報中的另一關鍵詞。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創世紀、奧普特、錦龍股份等至少10家企業在年報中提及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拓展。儘管切入這條新賽道是上述企業去年不“增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長期來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拓展將有利於企業打開業績增長新路。

眼下,隨着企業紛紛跨界而來,人工智能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技術革新、結構優化升級和新質生產力形成,不斷爲東莞經濟增長積蓄動能。

績優企業扎堆新能源

Wind數據顯示,東莞59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合計實現營收1185.42億元,同比減少2.97%;淨利潤69.88億元,同比下降24.11%,整體呈現出營收、淨利潤雙降的局面。

儘管去年東莞A股企業整體業績不佳,但依然不乏表現亮眼的公司。從營收來看,生益科技以165.86億元的成績遙遙領先,堅朗五金、祥鑫科技、慕思股份以及奧海科技位列其後,分別實現營收78.06億元、57.03億元、55.79億元及51.74億元。

盈利能力方面,生益科技、慕思股份、東莞控股、易事特及怡合達排名前五,但除生益科技去年實現11.63億元淨利潤外,其餘4家企業盈利不足10億元。

業績決定當下,創新決定未來。Wind數據顯示,除券商外的58家東莞A股企業,近7成東莞A股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近4成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其中,賽微微電、奧普特、安達智能等10家企業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超過10%。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當前資本市場新“國九條”提出,要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事實上,去年以來東莞A股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多措並舉“解鎖”新質生產力,通過涉足或跨界新興產業以增強發展後勁。

以祥鑫科技爲例,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2.07億元,同比增長24.06%。年報稱,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核心技術體系,完成了模塊化模具設計數據庫系統開發、汽車覆蓋件衝壓模具先進設計製造技術研究與開發、智能化大型複雜模具設計、製造成套技術與裝備的開發和應用研究等多個前沿技術研究項目。

高額的研發投入,爲祥鑫科技在新能源這一新興賽道上帶來了增長動力。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實現營收44.33億元,同比增長36.09%,佔全部營業收入比重達到77.73%,遠高於通信電子設備、金屬製品等傳統業務。

上市公司的經營動態反映的是地方經濟發展趨勢。當前,東莞提出將加快打造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等產業新支柱,加快構建新能源產業集羣,爭取到2025年底前以新型儲能產業爲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羣率先突破1000億元規模,發展成爲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新能源產業特色製造中心和創新發展高地。

縱觀上述59家東莞A股企業,已近40家企業有計劃或已提前佈局新能源產業鏈,另外,大部分營收或淨利潤實現增長的企業均有佈局或涉及新能源領域業務。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如東莞控股、鼎通科技等不少企業均披露了新能源相關的擴產項目和未來計劃,這或將成爲2024年東莞A股企業打造的新增長點。

競速人工智能賽道

在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如何找準“第二增長曲線”,也成爲東莞A股企業面臨的新命題。人工智能,無疑是東莞A股企業年報中的另一關鍵詞。

在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陶鋒看來,東莞製造業產業鏈齊全,在智能終端、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機器人等多個新興製造領域,均具備位於國內前列的製造業場景大數據。“當前,東莞在工業人工智能和小模型領域已形成深厚基礎,尤其在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方面蘊含龐大市場,對人工智能發展賦能的需求極爲迫切。”陶鋒表示。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0家東莞A股企業在年報表述中提及涉足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分企業的傳統業務大多已步入成熟階段,市場增長、產品創新逐步放緩,切入人工智能這一新興賽道無疑成爲其未來業績的增長動力。

自動化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奧普特在年報中稱,2023年公司投入大量研發資源發展深度學習(工業AI)技術,拓展傳感器等新產品線,同時,募投項目“總部機器視覺製造中心項目”階段性投產運營,提升了公司的產能和自產能力。不過,工業AI研發投入對公司短期盈利產生了一定壓力。

根據年報,2023年公司營收9.44億元,同比減少17.27%;歸母淨利潤約1.94億元,同比減少40.37%。而對於後市,奧普特方面稱,隨着AI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疊加企業降本需求明顯,缺陷檢測將會是很大的增量市場,這給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機會。

AI算力則是專注證券業務的錦龍股份尋求突破口的一環。據其近日公告,公司擬與廣州賽富建鑫中小企業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九章雲極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項目公司,開展智算中心建設及運營業務。儘管去年業績錄得虧損,但錦龍股份仍表達出跨界AI算力業務對長期業績增長的信心。其在公告中稱,本次(AI算力)投資有助於推動公司業務逐步轉型,提升未來營收能力和盈利能力。

當前,廣東人工智能相關企業達48.9萬家,數量居全國第一,綜合算力指數全國第一,已擁有廣州、深圳兩個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東莞作爲世界聞名“世界工廠”,在廣東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新名片的過程中,同樣肩負重任。2024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培育發展”,從算力、算法、數據等方面進行全面佈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觀察到,眼下東莞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已先行先試,以建設邊端智算網絡爲重要抓手,推進“大模型+小模型”協同發展,打造工業大模型賦能產業創新的“東莞模式”。同時,依託上市龍頭企業和完備的製造業產業鏈,東莞正強化算力“底座”支撐、創新工業AI算法模型、推動科創產業生態構建,以“人工智能+”爲牽引,加快推動產業智能化和智能產業上下游集聚,搶灘佈局競逐未來。

陶鋒表示,隨着未來越來越多上市與非上市莞企爭相競逐,人工智能將與東莞電子信息、醫藥製造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同時加快推動生物技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羣發展,促進產業技術革新、結構優化升級以及新質生產力形成,爲東莞未來經濟增長積蓄更多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