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前基金最後贖回日出爐

投信業者提醒,年節期間有資金需求的投資人,想要基金換現金,留意年前基金贖回時間,以利規劃現金流。圖/本報資料照片

各類型基金贖回作業時程

春節將至,證交所公佈集中市場春節前最後交易日2月5日,春節後開始交易日2月15日。投信業者提醒,年節期間有資金需求的投資人,想要基金換現金,留意年前基金贖回時間,以利規劃現金流,若沒有急需資金即不需贖回,且可善用年終獎金投資基金ETF理財,將獎金效益發揮更大。

羣益投信表示,不同類型基金的贖回入帳時間不盡相同,特別是海外基金贖回到入帳日較久,要多加留意,以免錯過年前最後贖回日期。以國內貨幣市場基金來看,交易後只要1個營業日即可入帳,2月5日是最後贖回日,海外貨幣基金須2個營業日,2月5日是最後贖回日;國內股票基金最後贖回日則是2月2日,以作業時間較長的海外股票基金來看,大部分需要5至7個營業日才入帳,因此最晚得在1月30日辦理。另外,ETF和股票交易一樣,只要2天即可完成買賣。

但基金是長期投資累積複利績效,如果過年期間沒有資金需求,不建議農曆年前辦理贖回,反而可運用年終獎金進一步規劃基金ETF理財。

今年股債均迎投資契機,投信法人建議,可將部分年終獎金用於投資基金ETF,既培養理財習慣,也能免除擇時進場困擾,時間拉長還能攤平投入成本。例如穩健投資人可以臺股高息ETF爲核心配置穩固資產,因低碳足跡創造臺股碳金奇蹟趨勢,臺股市值前兩百大中,低碳密度企業股價表現相對突出,買臺股ETF可參考成分股中有訂單能獲利的低碳股,迎接ESG碳金商機的臺股ETF。

羣益臺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指出,參與臺股中長期投資契機,統計歷來正報酬的年度遠勝負報酬,即臺股長期呈現多頭趨勢,過去30年數據顯示,雖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911事件、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等股災,但仍有22個年度上漲,兼顧企業獲利成長性的高息股更有亮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