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盛讚臺灣「疫情中的綠洲」! 返鄉潮帶動經濟繁榮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經濟生活之際,臺灣卻彷彿是疫情中的綠洲(Taiwan has been an oasis)。(圖/記者周宸亙攝)

文/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3日專電

2019冠狀病毒疾病導致全球經濟與生活步調大亂,《紐約時報》形容防疫有成的臺灣有如一塊樂土,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等長年旅居海外民衆紛紛返鄉,帶動經濟繁榮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多來,臺灣通報確診病例不到1000例,僅10名患者死亡。報導寫道,臺灣防疫有成,民衆生活在沒有疫情恐懼的環境中,成爲吸引海外人士返國的賣點

臺中鹽之華法式料理廚房主廚黎俞君說,去年秋季以來,顧客提前一個月預訂纔有座位,「臺灣有陣子感覺有點空虛,很多人移居海外,偶爾纔回國一趟。現在,那些偶爾見到的客人中一部分已搬回來了」。

疫情期間遷居者大多是僑胞雙重國籍人士,他們包括商人、學生、退休人員及臺裔美籍餐館老闆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等知名人物。

根據移民主管機關數據,2020年入境臺灣的國人出境多27萬左右,是2019年淨流入量約4倍。

▲YouTube創辦人賀利(Chad Hurley,左)和臺裔美籍企業家陳士駿(Steve Chen,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臺灣幾乎不讓外籍人士入境,但持有「就業金卡」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例外。政府在疫情期間積極延攬海外人才,2020年1月31日以來核發逾1600張就業金卡,是2019年的4倍多。

42歲的臺裔美籍企業家陳士駿(Steve Chen)是首位取得就業金卡的人,他與妻子、兩個小孩2019年從美國舊金山遷居回臺。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後,他在矽谷許多朋友跟進來臺,臺灣人才外流出現逆轉。

陳士駿說,矽谷有願意冒險的企業家、願在他們創業初期給錢的投資人,整個關係鏈現在都回流臺灣了,「我覺得這是科技業黃金年代,政府也明白現在應該要把握機會」。

疫情期間返鄉國人激增,以致短期租屋市場吃緊。一名地產業者估計,2020年有意在臺租屋的僑胞與雙重國籍者人數是近幾年2倍。

海外民衆涌入有助臺灣成爲2020年全球少數成長的經濟體,且表現名列前段班。疫情爆發之初,臺灣經濟短暫走弱,但2020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直逼5%。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2021年經濟成長4.6%,創7年來新高。

臺灣並非所有產業都欣欣向榮,航空公司、飯店旅遊業者等仰賴跨國旅行生意的產業就飽受衝擊。但臺灣出口已連8個月正成長,反映電子設備與半導體需求暢旺。

Every time I talk to family back in the US, I feel a tinge of guilt when I say that life in Taiwan is pretty much normal. Our attempt to capture the feeling inside this strange, virus free bubble, where droplets fly with abandon. W/⁦@amy_changchien⁩ https://t.co/UvLf9y8Aob

國內旅遊也掀起熱潮。原本習慣搭短程飛機赴日本或東南亞的民衆轉而探索臺灣風光,日月潭阿里山熱門景點人滿爲患,臺中近郊有家高檔飯店到7月底都一牀難求。

在臺灣如想見識疫情下國外生活樣貌,可到頻繁量體溫與雙手消毒的邊境。拜疫情調查紮實、入境旅客檢疫嚴格所賜,新型冠狀病毒在臺灣幾乎不見蹤跡,民衆也不怎麼擔心。

臺灣的餐廳酒吧咖啡廳平日高朋滿座,顧客口沫橫飛;辦公大樓一片忙碌,校園內迴盪沒戴口罩孩童喊叫與笑聲。2020年10月,臺北舉辦年度同志遊行,估計13萬人涌上街頭,處處可見彩虹口罩,社交距離則不太受重視。

許多人納悶臺灣「疫情局外者」地位還能保持多久,特別是多國積極施打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情況下。

報導寫道,臺灣官員採購並分配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速度緩慢,部分原因在於疫苗接種需求很低。首批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3月上旬已運抵臺灣,醫護人員爲優先施打對象。

紐時》狂贊臺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影響力還會更大

聽Podcast掌握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