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忌諱上醫院? 心臟權威曝5年數據來解答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提醒民衆,該接受治療時無需避諱農曆七月,以免耽誤先機,延誤病情。(本報資料照)

傳統認爲農曆七月是鬼月,諸事不宜,許多民衆不僅忌諱在這個月份就醫,甚至希望推遲重大手術,但恐因此延誤了病情,導致憾事發生。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近年調查發現,2943名患者接受心臟手術後,死亡率約4.0%,其中196人於農歷七月接受手術,死亡率低於整體,僅2.6%。

根據魏崢的觀察,2013年到2017年間,該院共有2943名患者接受了心臟的大手術,整體死亡率約爲4.0%,其中有196位患者是在農曆七月接受手術,死亡率卻低於整體,僅爲2.6%;而26位患者在黑色星期五(13號星期五)接受手術,沒有人死亡。

調查結果顯示,在這些特定月份或日期進行手術的死亡風險,並未高於其他時間段,大大挑戰地了長期以來文化習俗的觀念。魏崢表示,由於有不少患者忌諱農曆七月接受治療,往往是在不得已的緊急情況下才勉爲其難地接受手術,疾病嚴重度比較高,因此理論上這個月手術的風險應該比平日來得高,但實際的統計數字卻顯示沒有比較高。

魏崢提醒民衆,該接受治療時,無需避諱農曆七月,以免耽誤先機,延誤病情;希望本院的這項觀察結果,對於公衆意識的提升和醫療決策的改進具有實質的意義,並提醒大家,無論是什麼文化背景,科學數據都應是做出醫療選擇的最佳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