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買不到臺肥肥料哀哀叫 雲林縣府陳情農委會

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農民對於缺肥問題很困擾,目前正是高麗菜產季,用肥需求量大卻買不到臺肥的肥料。(周麗蘭攝)

肥料近年不斷漲價,疫情衝擊下更爲嚴重,各種肥料漲幅3至5成,農民叫苦連天,臺肥雖然凍漲卻買不到,雲林縣府行文農委會請督促臺肥公司生產農民所需之足量肥料。農民表示,買肥料實施實名制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導致中間商囤貨更嚴重,農委會應該正視臺肥公司的成本問題。

雲林縣目前正值高麗菜、大蒜生長期,用肥量很大,農民卻買不到臺肥肥料,轉向民營肥料場購買,價格貴得像天價,各種肥料價格漲了3成至5成起跳,未來進入春耕期,缺肥會更嚴重。

雲林縣府農業處漲吳芳銘表示,疫情導致航運塞港運費高漲,石油持續漲價導致肥料的原物價格跟着飆漲,國內民營肥料廠商紛紛調高肥料售價,臺肥公司雖然應農委會要求凍漲但農民買不到。

他表示,去年農業處12月發函農委會及臺肥公司反映農民缺肥問題,並請農委會督促臺肥公司生產足量肥料,讓農民免於缺肥恐慌。

縣長張麗善表示,農委會身爲臺肥公司的大股東,也是肥料的最高主管機關,應認真聆聽基層農民購買不到肥料的聲音,正視臺肥肥料生產不足問題。

高麗菜農林佳新表示,這3年來民營肥料商漲了3到5成,臺肥公司遵守凍漲政策,但供應量遠遠低於農民的需求,根本買不到,有些肥料甚至改變成本較省的配方也不好用。

林佳新說,農委會推動「肥料實名登記制度」,要提供姓名、土地面積、作物資訊,避免發生囤貨,但此舉只讓農民困擾,卻解決不了中間商囤貨,政府應該正視肥料原物料漲價的現況,否則臺肥凍漲看似解決問題,實則造成農民陷於長期缺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