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吸收媽媽的情緒長大的

媽媽處理自身情緒的方式裡,藏着女兒未來的模樣。

學習做情緒穩定的媽媽,用春風化雨般的溫柔,陪伴孩子收穫快樂與幸福。

作者 | 可樂媽

最近,無意間看了一段前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樊登的演講視頻。

視頻中,他問臺下的聽衆:

“女人這輩子,最大的敵人是誰?”

有人答男人,還有人答婆婆,但都被樊登一一否定了,最後,他給出了一個所有人都未曾想過的答案:

一個女人這輩子所受的最多的傷,其實是來自於自己的媽媽。

他提到了這樣一個案例:

有個女兒這一生都在被媽媽傷害,哪怕女兒已經60多歲,媽媽也已然是80多歲的老人家時,母女關係中依舊充斥着無處不在的控制慾。

而媽媽控制女兒的方式,就是對女兒進行道德綁架。

這位媽媽總是把“你氣死我了”、“你氣得我胃疼”、“讓我死了算了”之類的抱怨掛在嘴邊,用內疚感操控着自己的女兒。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悲劇不是個例。

在《母愛的羈絆》一書中,從事心理治療長達28年的卡瑞爾發現:

不少女性,從地位很高的總裁、專業人士,到待在家裡的全職媽媽,她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曾被母親的情緒所傷,從而變得敏感、自卑、焦慮,極度缺乏安全感。

女兒是媽媽的天生追隨者,每個女孩都是吸收媽媽的情緒長大的。

那些需要用一生去治癒自身傷痛的女孩,大多背後都有一個情緒不好的媽。

那一年,女孩剛出生。

她天生就是一個小哭包:

冷了,哭;

困了,哭;

尿尿了,還是哭......

一開始,聽到女兒哭泣,媽媽總會想方設法哄她。但時間久了,面對女兒的哭聲,媽媽變得越來越煩躁、不安。

再加上週圍人總是勸媽媽:

“沒關係,小孩子哭一會兒自然就不哭了,你越哄越容易把她慣壞,以後有你累的。”

於是,媽媽開始對女兒的情緒置之不理。

當女兒大一點後,只要她一流淚,媽媽就會面無表情地威脅道:

“我數三個數,趕緊把眼淚收回去。”

“不準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女孩心裡害怕,一邊哭,一邊張開雙臂找媽媽要抱抱。

但媽媽卻自顧自做着自己的事,既不看女兒,也不理會女兒的需求,任由女兒在一旁哭得涕泗橫流。

漸漸地,女兒再也沒像同齡的孩子那樣大哭大鬧過。

哪怕有時難過到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也會盡力吸氣、眨眼睛,控制着自己不讓淚珠滾落下來。

看到女兒如此“懂事”,媽媽很是滿意。

但她不知道:

這一刻,是自己親手用冷漠,破壞了女兒的安全感。

那一年,女孩6歲,剛上小學。

爸爸和媽媽的感情似乎出了問題,兩個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於是,爸爸總是借工作之名,在外面打牌、喝酒,夜不歸宿。

沒辦法,媽媽只能一個人扛起家庭的重擔。

媽媽身體疲憊的同時,心裡更是委屈不已。

無處發泄的她便總是在年幼的女孩面前抱怨、哭泣,一遍遍向她訴說爸爸如何沒良心,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這個家。

媽媽以爲女兒還小,什麼都不懂。

卻不知道,敏感的女兒早已將媽媽的委屈盡收眼底。

懂事的她想要治癒媽媽的壞情緒,讓笑容重新回到媽媽的臉上。

於是,她什麼事都盡力做到最好:

在學校,女兒努力讀書,考試總是名列前茅。哪怕受了委屈,也只會一味忍讓,生怕讓媽媽因自己的事再煩心;

在家裡,她會主動做飯、打掃。時刻小心翼翼觀察着媽媽的狀態,想方設法逗媽媽笑......

可即便如此,媽媽還是不快樂。

媽媽的唉聲嘆氣就像打落在女兒身上的雨水,讓她幼小的心靈一直浸泡在陰暗、潮溼中,照不到一點陽光。

這一刻,是媽媽親手用負能量,在女兒心裡埋下了一顆名爲“悲傷”的種子。

那一年,女孩12歲,上小學六年級。

爸爸媽媽離婚後,女兒便一直跟媽媽生活在一起。

因爲媽媽要上班,所以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外公外婆接女孩放學。

直到有一天,外婆無意間發現,孫女的臉上、身上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傷痕。

一開始,女孩不願意說。

在外婆的再三追問下,女孩才含淚說出了實情:

原來,離婚後,媽媽對女兒的期望很高,早早就給她定下了“考上全國前三或前五名大學”的目標。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媽媽時常會給她佈置大量課外作業。

甚至讓才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做大學英語四六級、成人高考的試卷。

一旦做不出,換來的就是媽媽嚴厲的懲罰和毆打。

有一回,因女兒背課文沒達到要求,媽媽一氣之下將書扔到了女兒的臉上,女兒的臉和額頭瞬間紅腫了起來。

外婆見狀後,又心疼又生氣,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報了警。

可即便是接到了派出所派出的家庭暴力告誡書,媽媽依舊我行我素。

只要女兒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大發雷霆。

媽媽的暴躁,讓原本天真活潑的女兒每天都活在戰戰兢兢中。

最嚴重的一次,媽媽一邊做飯,一邊抽查給女兒佈置的“提升作業”。

發現女兒沒能完成後,怒火中燒的媽媽竟然舉起手中燒熱的鍋鏟,向女兒的小手和臉蛋上揮去......

媽媽的暴力,把原本溫暖的家變成了女兒眼中的地獄。

這一刻,是媽媽親手用暴躁和易怒,將女兒困在了恐懼和不安的噩夢裡。

那一年,女孩16歲,剛上高中。

第一次期末考試後,女孩排名班級前三,連一直不擅長的數學都發揮得不錯。

女兒很高興,因爲媽媽之前曾答應過她,如果能考進班級前五名,就帶她去一直想去的遊樂園。

可沒想到,當女兒蹦蹦跳跳進入樂園後,媽媽突然說:

“來一趟這裡,我辛辛苦苦三天的工資就沒了。”

聽到這句話,女兒停下了雀躍的腳步,上揚的嘴角也耷拉了下來,道了一聲“哦”。

媽媽卻絲毫沒有察覺,全程不停地嘮叨着:

“咱們家的條件你也知道,平時在學校不要總跟同學們比吃穿,要比就比學習,別一看見誰去遊樂園你也吵着要去。”

“爸爸媽媽養你多不容易啊,你以後還要上大學,花錢的地方多着呢。”

“這破遊樂場消費也太高了,吃一頓都趕上咱們一星期的伙食費了,你自己吃吧,媽媽一會兒出去吃碗麪就行了。”

在媽媽看來,自己抓住了一個教育女兒勤儉、不攀比的好機會。

但這些話落在女兒耳朵裡,卻是另外一番含義:

“我生來就是來討債的,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因爲我,家裡這麼窮也是因爲我。

要是沒有我的話,所有人都會過得輕鬆許多。”

於是,女兒變得越來越沉默,自責和內疚在她的心底不斷蔓延。

最終,她逐漸長成了一個自卑、怯懦,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愛和溫暖的大人。

很多時候,媽媽的犧牲感,對女兒來說不是教育,而是投毒。

那一年,女孩18歲,剛參加了高考。

填報高考志願時,這個前18年都被困在湖北小城的女孩,迫切地想要去大連海事大學學習海商法。

但一貫強勢的媽媽,卻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媽媽覺得大連太遠,光是路費就得幾百塊。更重要的是,萬一女兒畢業了,再也不回來了怎麼辦?

於是,在媽媽的強烈要求下,女兒妥協了,去了家附近的武漢大學。

但媽媽卻沒有因此收回控制的雙手:

大學期間,媽媽一直跟女兒擠在宿舍不足一米二的小牀上;

畢業後,她更是對女兒找工作的事百般干涉,堅決不讓女兒離開自己......

就這樣,女孩一直蹉跎到30歲,才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專業的研究生。

這一回,媽媽依舊不願鬆手,又一次跟着女兒去了上海,住進了女兒的宿舍。

只不過這一次,學校沒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是給女孩發了通知,讓她帶着媽媽從宿舍搬出去。

找房子的過程並不順利,女孩感到壓抑又疲憊,她回想起過去三十年媽媽那密不透風的控制慾,在日記裡傷心地寫道:

“都說知識能改變命運,爲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知識,至今仍沒能有所改變?”

隨後,第二天一早,女孩就在宿舍的衛生間自縊了。

女兒去世後,媽媽四處找記者哭訴,要求學校賠償,但她絲毫沒有想過:

正是自己的控制慾,吞噬了女兒對生的渴望。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鮑勃曾提出過“依戀模式”理論,早期的依戀模式,創造了貫穿我們一生的關係原型。

特別是對媽媽和女兒而言。

在生命早期,女兒與媽媽的關係如何,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她日後與世界的關係。

提起張愛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才女、作家。

但瞭解她的人都知道,她還是個用盡一生來逃離母親帶給她的負面影響的女兒,在自傳體小說《易經》中,張愛玲這樣寫道:

“爸爸從來沒有傷過我的心,因爲我從來沒有愛過他。

可是母親你不一樣,你比他還過分。”

因爲母親的壞情緒,張愛玲始終被困在心理疾病的圍城裡,到了晚年,一直過着離羣索居的生活,敏感到有些神經質。

《養育女兒》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想要女兒陽光開朗,媽媽首先要少一點冷漠、焦慮和抱怨;想要女兒自信快樂,媽媽首先要戒掉犧牲感和控制慾。

畢竟,養育女兒的過程,也是媽媽自我修行的旅途。

希望所有媽媽,都能記住這句話:愛不是枷鎖,而是彼此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