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睡醒脖子僵硬以爲落枕 醫看診後急叩她:馬上住院

一位中年婦女近日感到頭痛發冷噁心,整個脖子都僵硬,一開始還以爲是落枕了,後來被診斷她的蛛網膜下腔出血了,經手術才保住一命。此爲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女子頸部僵硬以爲落枕,差一點丟失性命。一中年婦女近日感到頭痛、發冷,噁心,整個脖子僵硬,做腦部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皆未出現異常,一開始以爲是落枕,有經驗神經外科醫師卻看出嚴重性,要她馬上住院,原來她被診斷出蛛網膜下腔出血,若不馬上動手術,會有生命危險。

錢江晚報報導王姓女子住在浙江寧波,近日在家午休,總是感到頭痛、發冷,噁心,整個脖子都僵住了,去醫院做了腦部CT(電腦斷層),顯示「未見異常」,一開始還以爲是落枕了,心想着找個中醫推拿一下就行了。結果第二天,她還是不放心,又到醫院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結果仍舊是「未見異常」。

就這樣過了四、五天,症狀並未減輕,她匆匆到神經內科就診,看診醫生耐心爲她做了相關檢查,並建議她去神經外科會診。「很有可能是腦出血了,必須馬上住院!」根據檢查結果。會診的神經外科醫師這麼說。對於醫生這一診斷,她半信半疑,還執意要求回家家人商量後再來……。

當天傍晚,回到家中手機突然響起,來電的醫師告知,「你這種情況必須馬上來住院,否則有危險,我在醫院等你!」醫師堅定的語氣讓她頓時慌了,這才意識病情的嚴重性。她被確診爲「左側後交通動脈瘤破裂,蛛網膜下腔出血」,必須進行「血管造影+左側後交通動脈瘤栓塞術」。

醫師解釋說,案例這種情況是屬於動脈瘤破裂後微量出血,CT上難以診斷;而症狀、體徵典型者,需要儘快進行腦血管方面檢查(增強核磁共振或血管造影)明確,否則極易發生二次破裂出血,死亡率高。

由於救治及時,病患恢復得很快,沒有留下後遺症。醫師指出,蛛網膜下腔出血具有高致殘率、高致死率、再出血率高的特點,少數患者發病前2周內有頭痛、頭暈視力改變或頸項僵直。其產生與動脈瘤擴大壓迫刺激鄰近組織,或動脈瘤微量出血有關。一般年輕人老人更多見,常被臨牀誤診爲偏頭痛頸椎病

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病原因,有不可控和可控2個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齡40-60歲、停經婦女、有顱內動脈瘤家族史、合併多囊腎的人族羣更易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此外,天氣時間也有重要影響,蛛網膜下腔出血好發於冬季和春季。至於可控因素,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及愛好吸菸、酗酒的族羣也容易罹患此疾。

醫師提醒,最近天氣逐漸變冷,如果本身有腦血管病史,且出現持續肩頸不適,反覆頭痛、頭暈、視力改變、噁心等症狀,一定要警惕二次腦血管意外,以免延誤病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