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富有國稅收佔GDP比重升至新高

去年美國所有層級政府取得稅收總額佔GDP比重從2019年的25%升高到近28%,爲至少1965年來最高紀錄。

至於法德兩國自2019年以來,其稅收佔GDP比重也增加大約1個百分點,各自攀升到46%與39%,也都創下自1965年開始該統計以來最高。德國政府上週還宣佈一系列能源稅加稅與撙節支出措施,企圖填補明年的預算缺口。

在亞洲,稅收與社會支出長久以來都低於歐洲。不過日本與韓國的稅收佔GDP比重也均上升到紀錄新高、並逼近歐洲水準。

稅收佔GDP比重節節攀升,意味前者的增加正超過經濟成長速度,這也顯示政府在經濟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受到先前新冠疫情爆發、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人口老化與對抗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全球進入了「大政府」(big government)時代。

大政府是凱恩斯所提的理論,其主張政府積極介入、主動進行經濟管制與社會控制。

OECD負責稅收統計的官員丹德(Kurt van Dender)認爲,在借貸成本增加與政府支出需求升高,預料稅收佔GDP比重升高的趨勢將會持續。

然而國庫稅收增加不代表政府需要對民衆加稅。許多國家受惠於通膨升溫,使得物價與薪資也跟着上揚,讓納稅人與企業對應的稅率自然而然增加。不過有些專家預測包括德、英等已開發國家,因爲不堪財政赤字日益惡化、未來對民衆加稅還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