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能源危機 正好碰上特別寒冷的初冬

歐盟致力於迅速綠能轉型 ,這導致歐盟區對於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性。( 示意圖Shutter Stock)

自烏俄戰爭爆發以來,歐洲的能源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但其根源實際上可以追溯到衝突前幾年,歐盟致力於迅速綠能轉型 ,這導致歐盟區對於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性,一直到新冠病毒大流行也是如此。

據美國知名商業雜誌《財星》(Fortune)22日報導,儘管國際能源總署(IEA)將天然氣描述爲「需要減少的主要碳排放源」,但歐盟已經使用這種燃料來幫助其發電減碳,因爲它比煤炭或石油燃燒要更爲清潔。

直到2021年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開始重新開放,導致天然氣價格在需求激增的情況下飆升。然後,烏俄戰爭於2月下旬開始,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制裁,這給歐洲人帶來了本已高昂的能源成本再度飛漲。

洲際能源衍生性商品交易所(ICE Endex)的天然氣期貨契約:Dutch TTF Natural Gas Future自戰爭開始到8月26日,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已經上漲超過了 200%。儘管最近有所回落,但自3月以來價格仍上漲了 100% 以上。

德國智庫Bruegel的新數據顯示,歐盟成員國已通過4960億美元(近新臺幣14.9兆新臺幣)的計劃來應對機,這些計劃旨在幫助緩解公衆原本需要支付的高昂能源價格。而德國本週甚至將國內最大天然氣進口商Uniper國有化,以期獲得足夠的冬季能源供應,但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沃爾(Mark Wall)認爲,這些努力都不足以避免經濟災難。

沃爾指出,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歐洲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管道現已「無限期」關閉,他認爲烏俄戰爭將進一步升級的風險仍然在升高」,「這很可能導致天然氣供應中斷,」他還談到,最近的事態發展加劇了通貨膨脹並降低了經濟增長。

而沃爾發表評論的隔天,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部分動員」約 300,000 名後備役部隊。

沃爾最後還談到,「比往常更冷的天氣,會引發歐洲工廠大規模停工,嚴重影響供應鏈,並導致歐洲陷入更嚴重的衰退。 「情況已經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