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4大驅動力 可望帶領歐股衝鋒

天利歐洲股票部門主管法蘭西斯艾利森(Francis Ellison)。(圖/記者林潔玲攝)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今年第2季以來歐洲經濟步入復甦格局,且此情形可望持續至2014年。天利歐洲股票部門主管法蘭西斯‧艾利森指出,歐洲景氣的復甦主要建立在四大驅動力,包括出口、寬鬆貨幣政策、低通膨,以及金融市場財富效果。目前歐股本益比處於13.4倍,遠低於長期平均16.3倍,相較於美國市場,處於歷史上相對便宜的位置。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G20發佈2013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報告指出,英國GDP成長加快,相較第一季的0.3%,第二季成長已達0.7%;法國則自下跌0.2%後反彈至0.5%,表現搶眼;德國在歷經停滯後成長達0.7%水平歐元區各國經濟漸露曙光

歐洲央行採取財政撙節下,央行刺激有限情形下,歐洲經濟的復甦表現實爲需關注的面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3~2015年歐洲經濟成長可望成爲帶動全球景氣變化的主要來源,預估未來兩年的經濟成長貢獻值爲0.35%,高於美國的0.18%。

回顧過去30年來歐股的本益比,目前歐股本益比處於13.4倍,遠低於長期平均16.3倍,相較於美國市場,處於歷史上相對便宜的位置。預估今年MSCI歐洲指數本益比爲13.6倍,低於美國標普500指數的15.1倍,及東證股價指數的18倍水平,歐股本益比至2014年則估計爲12.9倍。

對照作爲引領新興市場發展的中國市場,由於中國投資佔GDP比重近50%,爲一很高的水平,因此法蘭西斯‧艾利森認爲,在其將支出比重調整至30~35%水平的正常化過程中,將爲其經濟成長帶來逆風。根據歷史經驗,中國市場經濟成長率將下滑,未來兩年內,中國經濟成長貢獻於全球經濟成長的幅度則爲負,接近-0.05%。

展望2014年,法蘭西斯‧艾利森指出,歐盟單一銀行監管機構啓動,進一步監管歐盟最大銀行,是爲歐元區帶來穩定的重要步驟,而後續的結構性改革、銀行業聯盟的發展,將是未來需觀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