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回家》微電影發表會 看到照顧者的辛酸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3日上午舉辦《陪你回家》微電影發表會,社會局長張錦麗(右一)表示,社會需要更多的傾聽者和支持者。(葉書宏翻攝)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3日上午舉辦《陪你回家》微電影發表會,導演張志宏(左)本身是位心理諮商師。(葉書宏翻攝)

電影主角歐先生從國小起就開始照顧罹患日本腦炎的二姊,直至二姊白髮蒼蒼。(葉書宏翻攝)

電影主角金洋藉着嗜好口琴紓解壓力。(葉書宏翻攝)

「那時候我幾乎想把她掐死,再去坐牢…」歐先生從國小開始長期照顧腦麻、失智的二姊,數十年過去最終壓力爆發,被醫院通報進入新北市家防中心白絲帶中心學習,導演張志宏將照顧者故事拍成《陪你回家》微電影,讓民衆瞭解不爲人知的辛酸。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今(3日)上午舉辦《陪你回家》微電影發表會,邀請張志宏、榮格分析師呂旭亞等專家學者和各方社工座談,希望能扭轉社會大衆對於家暴的刻板印象,鼓勵相對人接受專業的服務。

張志宏表示,希望社會多關照因長期照顧或婚姻引發的家庭暴力問題,而造成家暴的相對人其實內心都有一段不爲人知的辛酸和掙扎,如同電影主角說的:「眼淚都是往心裡淌!」

電影主角歐先生從國小起就開始照顧罹患日本腦炎的二姊,直至二姊白髮蒼蒼,家中堆放的幾乎都是二姊的紙尿褲,長期照顧二姊的壓力無人分擔,也因此忽略對家人的照顧,「難道照顧她是我的原罪?」歐某一度想結束二姊的生命,所幸到白絲帶中心學習,才慢慢釋放壓力。

另一位電影主角金洋結婚後,本身從事清潔工作,渴望妻子能煮飯,但妻子卻不願作飯,因生活上的相處細節,導致婚姻暴力,他同樣被通報進入白絲帶學習,藉着嗜好口琴、到海邊當志工撿拾垃圾,逐漸走出陰霾,現在反與離婚的妻子和諧相處。

社會局長張錦麗在觀賞完《陪你回家》後表示,社會需要更多的傾聽者和支持者,讓這些因長期照顧而產生的壓力,或在婚姻中因生活習慣或價值判斷而造成的齟齬,能夠有個抒發或釋放的管道,讓相對人藉由學習重新發現自己、找到力量,防止家庭暴力的再次發生。

新北市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表示,家庭暴力防治法自民國87年通過後施行,至今已邁入20個年頭,對於家庭暴力防治的宣導、緊急救援等日趨完備,然而對於所謂「相對人」的施暴者,其實才是保護受暴者的關鍵因素,因此市府委託財團法人旭立文教基金會,從100年開始辦理「白絲帶學習中心」。

旭立基金會執行長趙慈慧表示,白絲帶學習中心提供家暴相對人服務,106年專線諮詢共計3,595 人次,今年1至9月已達3240 人次,在白絲帶學習中心服務的個案中,發現許多個案願意接受輔導,進而學習,從中覺察調整自己和家人的互動方式,逐漸走向家庭修復或關係轉化,甚至會協助其他相對人走出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