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小米SU7成功!IM智己汽車發文:23小時,訂單破10000單

“你要控制你智己,不會讓誰看見你哭泣……”

網上近乎一邊倒的輿論,讓吃瓜羣衆以爲此時的智己乃至母公司上汽的高管,此時正在暗自傷神。

但事實真如此嗎?

小米發言人連發三文,討伐智己汽車。

智己汽車包括其高管在內,同樣也迴應了三次。

4月9日下午,“IM智己汽車” 發文稱,再次,向小米汽車表達誠摯歉意。

這份不到800字的致歉函中,超240字解釋智己爲什麼會犯錯。

責任劃分明確。

1、小米汽車自身的原因。提出“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和“全域碳化硅 真800V高壓平臺”,但未明確發佈前後電機的功率塊具體類型。

2、GXB的原因。我們經由GXB公開的小米 SU7 公告信息……

3、供應鏈相關專家的原因。

智己有沒有犯錯呢?

有。

就是調研結果出了錯。

那麼調研結果是怎麼來的呢?

智己有沒有犯錯呢?

有。

就是調研結果出了錯。

那麼調研結果是怎麼來的呢?

如此反覆,智己約等於沒錯。

在明知道自己沒錯,還要道歉的情況下,智己很委屈。

文中近400字講述,即便不是智己的錯,但也某時某刻進行了道歉,但還是被小米發言人揪着不放。

“智己品牌誠懇接受指正,同時也請“@小米公司發言人”能如雷軍先生所說的那樣,“口下留情”!”

智己很委屈。

最後上升高度:“科技創新一定是時代進步的核心驅動力,讓我們共同攜手,給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新能源產品,一起讓中國的新能源產品領跑世界!”

前面還好,誰還沒有一個“狡辯”的心,但看到這一句確實沒忍住,在內心罵了一句。

這“再次”道歉的誠意,還不如高管的第一次道歉。

小米汽車爲什麼會連發三文,篇篇不留情面?

首先要明確一點,小米SU7雖然24小時大定“88898”臺。看似風光無限,其實真正考驗它的時候纔剛開始。

一個是交付、產能爬坡。

另一個就是應付第一批交付後的出現的N個問題。

目前,網上平均一天就能爆出一個甚至兩個關於小米SU7細節上的問題。

3月28日小米SU7上市到4月10日,也才兩週左右。

簡單統計了一下。

“定金問題”、“座椅鼓包”、“試駕異響”、“線束銅改鋁”、“訂單異常”、“掉螺絲”、“充電槍無法拔出”、“未交付掉漆”、“後視鏡下雨模糊”、“試駕碰撞”、“保費貴”、“後備箱夾手”、“後備箱漏水”、“導航失靈不動”……

這些來自民間、社交平臺小視頻的輿論小米還能處理一下,智己汽車作爲一個同行,母公司還是行業巨頭。

出來喊一嗓子,小米沒用“SiC碳化硅模塊”。

這誰受得了?

當然,這也不是小米發言人追着不放的真正原因。

早在4月6日,也就說智己發佈會的前兩天。

智己的高管就曾提出過質疑:“小米汽車速度確實是快,三年就從平臺開始幹出了第一輛整車。 從原生平臺開始做研發2-3年時間紛繁複雜的整車和零部件試驗和驗證計劃,隨便怎麼優化似乎也不夠排啊 !誰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如此高效和高速的?”

不得已,雷總曾親自回覆過一次。

4月6日“質疑三年造車”是無心之舉嗎?

當然不是!

4月8日發佈會的PPT,形成時間大概率會早於4月6日。

換句話說,4月6日的質疑更像是一次試探,試探一下小米的態度。

上面說了,這些小米都可以不在乎。

畢竟消費者懂什麼“SiC碳化硅模塊”,真正買小米SU7的也不在乎什麼是“SiC碳化硅模塊”。

但他們在乎小米SU7的外觀啊。

結果,智己說,“外觀設計要原創,模仿是沒有出路的,模仿也無法讓中國汽車走得更遠……”。

他們還在乎後排空間。

結果,“1米81”成了衡量標準,這個被雷總在小米SU7數次提及的身高,也被拿來調侃了一番。

“1米81,不管坐前面還是坐後面,都很寬敞……”。

甚至在N多的宣發文稿上,也是一樣的話術。

還有消費者的“智能”,被智己整成了暖場。

“手電筒、手機支架、外接音箱座、外接的氛圍燈,真的可以用琳琅滿目來形容,我和團隊都非常佩服友商的想象力。”

”“我們用了6 分鐘做了智駕的介紹,雷總1分鐘就把智駕給講完了。”劉濤嘴角一揚,然後鞠了一躬,“還是雷總效率高啊!”

就連這鞠躬,也有內涵雷總的嫌疑。

一個多小時的發佈會,“小米”、“雷總”明裡暗裡被提及了N次。

從三電、零百加速、底盤、配置……進行了全方位無死角的一個對比。

配置上被碾壓、性能上被完虐、創始人被調侃、智能上被嘲諷。

這事要是輕易完了,小米這些年在手機圈就白玩了。

此外,智己確實蹭到了流量。

官方發文稱,23小時累計訂單也破了1萬。

這對於2023年銷量僅有38253臺的智己來講,是一件好事。

這種公開對比競品的做法,雖然不被大衆喜愛,卻也能贏得奇效。

但咱們作爲一家企業,是不是該有一個度?

企業應該在不扭曲事實,完全尊重(至少表面上)友商的情況下進行對比。如此這般纔不會引起友商們的直面硬剛、不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

此外,還真有必要給廠商們科普一下什麼叫“友商”。

2002年,任正非面對競爭對手阿爾卡特、愛立信等一衆國際巨頭,首次提出“友商”的說法。

“我們把競爭對手稱爲友商,我們的友商是阿爾卡特、西門子、愛立信和摩托羅拉等。”

在當時,華爲相較於這些國際巨頭還很“弱小”,談對抗等於幾乎癡人說夢。

於是乎。

與競爭對手合作成爲夥伴,共享價值鏈的利益成了當時華爲的戰略思想。

如今,再看那些“友商”們都去哪了?

據市場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發佈的報告顯示,儘管美國一直在採取極限措施限制華爲,但華爲仍然保持着全球電信設備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2023 年,華爲以 30%的市場份額佔據全球電信設備市場首位,其次爲諾基亞15%、愛立信13%、中興通訊11%、思科6%、Ciena4%、三星2%,其餘廠商合計佔據 20%左右的份額。

在限制以後,華爲仍在通訊領域保持着絕對優勢,它是如何做的?

可以跟“友商”對標,也可以跟“友商”較勁。

但真正較量的時候要清楚一點,此友非彼友,要開戰就要拿出一點真材實料。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流量誠然好,但真正推着企業前行的還是自身。

流量戰能否打好,並不取決於一兩場發佈會,它需要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價格戰的策應……綜合強纔是真的強。

唯有如此。

才能一面嘴上致敬,另一面在“實戰”上將友商置於死地。

2018年,華爾街日報稱,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已經超過了487家。

而到了2023年,能正常經營的新能源車企僅剩下40餘家。

在這一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之戰中,沒有走進這場“流量之爭”的車企,不會被大衆熟知。

車企們要適應“流量戰”,並想辦法加入到“流量戰”來。

而“流量戰”的終點……

必然是“品質戰”。

誰能依靠“差異化”異軍突起,第一個脫離這一場並不算場面的“碰瓷戰”,靠品質真正留住用戶,誰就能贏下這一場異常慘烈的“淘汰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賬號處理。

本文爲原創內容,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搬運,已籤全網維權,如有需求請聯繫本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