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膽固醇超標 陷復發猝死高危

張先生曾任軍人24年,更連續5年擔任國慶司儀,9年前46歲時突然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倒下,緊急裝了5支心臟支架,壞膽固醇當時飆高至140mg/dL。張先生出院後,依醫師指示服用降血脂藥物、飲食節制及定期運動,但還是沒把壞膽固醇降到70的標準,沒想到一年內,同一根血管再度阻塞,遊走鬼門關前,禍首依舊是壞膽固醇未達標。

北榮新藥臨牀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指出,根據一份國際調查,發現臺灣壞膽固醇控制率僅有49.5%,輸給鄰近的香港、韓國及泰國,且其中,更有79%極高危患者,即便已使用中高強度劑量史他汀類藥物,都未能將壞膽固醇控制在70mg/dL的標準以下。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2017年美國心臟學會年會中,發表了最新突破性的高血脂症治療研究 ,江晨恩表示,研究針對臺灣、韓國兩地已服用最高耐受強度史他汀類藥物、壞膽固醇仍未有效控制的病人,在加上全新機轉的PCSK9抑制劑針劑4周後,受試者的壞膽固醇即有明顯下降。24周後,相較於單純使用史他汀類藥物,可平均多再降低57.1%的壞膽固醇,達到史上新低(約41mg/dL),且高達85.8%的受試者壞膽固醇成功達標(<70mg/dL)。

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2017臺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牀治療指引」中建議,已使用高強度史他汀類的心血管疾病病人,若壞膽固醇仍無法達標者,建議可與醫師討論,考慮增加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作爲治療方式,衛福部日前已覈准全新機轉PCSK9抑制劑針劑,爲控制膽固醇達標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