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痛起來要人命 帶狀皰疹疫苗該不該打? 藥師這樣說

疫苗示意圖。(Shutterstock)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與水痘是同一種病毒,容易隨着年齡增長或免疫低下時再度復發,其引發的神經痛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年。(本報資料照)

許多人小時候長過水痘,而水痘與帶狀皰疹爲相同之病毒引起。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細胞內,隨着年齡增長或免疫低下時,可能再度復發造成水泡和紅癢疼痛的皮疹,稱之爲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其引發的神經痛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年。

▲長庚醫院藥師王宣雯表示,不論過去是否得過水痘的人,都有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外,在經濟許可且經醫師評估後可建議自費施打帶狀皰疹疫苗,有助於預防或緩解日後帶狀皰疹發生的症狀嚴重度。(基隆長庚醫院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營養師許睿慈表示,於帶狀皰疹病毒肆虐時,需要較佳的免疫力,可多補充天然維生素B羣,例如全榖雜糧,維持體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如疼痛感較重者,可補充高劑量維生素B羣舒緩神經痛。(本報資料照)

基隆長庚醫院表示,民間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其症狀可輕可重,所引發的神經痛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年,若是長在面部,可能會造成視力或聽力的不良影響,不可不慎。

長庚醫院指出,爲了預防帶狀皰疹可接種疫苗,目前衛福部核可輸入的帶狀皰疹疫苗有兩種,均爲自費施打,分別爲「活性減毒疫苗」 (伏帶疹ZOSTAVAX®)、以及「非活性重組疫苗」(欣克疹SHINGRIX®)。

其中「活性減毒疫苗」適用於50至79歲,於皮下注射一劑,疫苗施打後常見的不良反應爲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紅癢、緊繃感等不適感,對其疫苗成分過敏(例如:明膠、Neomycin)、孕婦、未經治療的活動性肺結核、免疫不全或正在接受免疫治療者(包含高劑量皮質類固醇治療)等,則不適合接種疫苗。

而「非活性重組疫苗」則適用於50歲以上,或18歲以上且具有罹患帶狀皰疹之高風險族羣如:惡性腫瘤、血液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乾癬等免疫疾病及HIV感染者等。於肌肉注射兩劑,第二劑與第一劑間隔2至6個月後施打。

不同於活性減毒疫苗,免疫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治療者可施打非活性重組疫苗,對其疫苗成分過敏、孕婦等則不適合使用。施打後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注射部位疼痛、紅斑、腫脹、疲倦、頭痛、肌痛、胃腸不適、發燒等症狀,若發生嚴重不適或過敏反應,請儘速回診就醫。

另外,施打疫苗僅能預防帶狀皰疹或減緩日後發生帶狀皰疹的不適反應,並不能作爲治療用途,且保護力會隨着時間下降。

長庚醫院藥師王宣雯表示,不論過去是否得過水痘的人,都有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外,在經濟許可且經醫師評估後可建議自費施打帶狀皰疹疫苗,有助於預防或緩解日後帶狀皰疹發生的症狀嚴重度。

營養師許睿慈建議,於帶狀皰疹病毒肆虐時,需要較佳的免疫力,可多補充天然維生素B羣,例如全榖雜糧,維持體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如疼痛感較重者,可補充高劑量維生素B羣舒緩神經痛。

許睿慈強調,預防帶狀皰疹病毒,日常飲食注意均衡之外,更要提升免疫力,可補充維生素A、C、E及礦物質鋅,如天然莓果類:藍莓、蔓越莓、新鮮葡萄、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檸檬、番石榴等,都能補充需要的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