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感愈來愈深 朱澤民認政府責任較大

立法院財委會25日邀請主計長朱澤民進行「受僱人員報酬佔GDP比率創新低,貧富差距十年新高,政府提升企業加薪意願改善所得分配因應對策」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圖/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財委會25日邀請主計長朱澤民進行「受僱人員報酬佔GDP比率創新低,貧富差距十年新高,政府提升企業加薪意願改善所得分配因應對策」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對於立委直指貧窮感愈來愈深,朱澤民認爲政府責任確實比較大,惟他也說,會靠社會福利措施,讓所得分配改善。

立委林德福質疑,近年財政部綜合所得稅申報統計、主計總處相關數據都顯示我國所得分配沒有改善,也沒有縮小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政府推動稅改也不符合多數民衆的期待,有辦法做到縮小嗎?

朱澤民迴應,一般來講,所得分配政策,是支出面效果會比租稅面效果大,可以看到如果沒有財政收支改變,所得分配最高20%與最低20%會差7.63倍,由於公共支出縮減1.34倍,租稅效果僅0.14倍。

林德福追問,貧富拉大是不是執政不力導致?朱澤民說,因臺灣家庭結構人數減少,所以用每戶衡量比較不準,如用每人衡量,目前是有縮小的差距,不像民國90年代約有4倍多,今年縮小3.93倍,是有縮小趨勢。

對於貧富差距擴大會不會變成不可逆現象?朱澤民則說,要改善的話需注重社福政策,所以從105年社福預算4,600多億,到今年已編列7,130億,就是希望能改善。

林德福再指出,高所得不會受到經濟不景氣等影響,低所得卻嚴重減少,是近年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更加嚴重是受僱者勞動報酬佔GDP比重,可以看出勞工從經濟大餅分得的比例,勞工實質薪資成長追不上創造產出的成長,凸顯獲利分配在企業。

朱澤民對此表示,現在逐漸走向資本跟技術密集,資本報酬就會提高,營業盈餘會增加,受僱盈餘就會減少,所以要有措施彌補,包含最低薪資的提高跟社會福利推動。

林德福強調,貧富差距擴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更嚴重,薪資調整根本追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導致可分配所得越來越少趨勢。朱澤民則強調,實質總薪資去年成長率雖然下降,但還是呈現正成長。

那薪資調整追不上物價上漲會不會在未來成爲常態?朱澤民說,現在要改善所得重分配,且不要污名化成大撒幣,隨着經濟發展,資本和技術愈來愈密集,資本報酬就會增加,需要各項財政租稅措施去改善所得分配。

林德福感嘆,多數人維持整個收支平衡,對各種花費多半量入爲出,曾幾何時,三餐吃便當是方便爲考量,現在買便當是看是性價比、看哪種便宜划算,人民貧窮感是不是會越來越深?要怎麼找睽違多年幸福感?

朱澤民說,貧窮感是相對概念而不是絕對,要靠社會福利措施,讓所得重分配改善。惟他也坦言,人民的貧窮感是政府的責任比較大。

對於立委高嘉瑜詢問11月即將公佈的2022年所得差距倍數是否再擴大?朱澤民說不敢講、還沒看到實際數字。但他說,最近一、兩年因爲有三倍券、五倍券和加發6,000元,使高低所的都加,倍數會縮小,是所得差距縮小的因素之一。他也強調,不是說支持發錢,還是希望應該花在真正弱勢上,才能改善所得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