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的歷史超過400年,還是外國人發明的!我國古人如何注音?

漢語拼音,是我們上學時學習漢字的第一步,可以標記一個漢字的發音。

我們中國人使用的漢字,是方塊字。而漢語拼音是字母的形式,這些字母顯然不是咱們中國人創造的,而是通過拉丁字母轉寫的。我小的時候一度認爲,漢語的這種現代的表現形式,應該是近現代纔出現的吧?其實還真不是,漢語拼音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明朝。也就是說,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人意識到可以用拉丁字母幫助我們標註漢字的發音了。

不知道大家如何,至少我剛知道這個小知識的時候,是有點震驚的。震驚之餘,也不免有個疑問:如果拼音的歷史只有差不多400年,那麼在更早的古代,中國人如何標記一個漢字的發音呢?總不能全都靠口耳相傳吧?

實際上,在拼音之前,古人也有注音的方式。說起來有趣,因爲當時的注音方法,也和外語有關。

先秦時期,我國古人普遍用譬況法來注音。所謂的譬況法,就是詳細地描述口勢、舌位、送氣急緩以及聲調長短等方面,幫助人們理解某個字的發音情況。

大家通過第一印象就能很快明白這種方法的缺點,理解起來過於複雜,而且描述地比較籠統,有的時候即便描述得很詳細,也還是很難發音準確。

還有一種方法,叫讀若法。讀若也可以寫成“讀如”“讀爲”“讀曰”“聲同”“聲近”等,這種方法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利用同音字或者音近字來注音。

但這裡也有問題,同音字還好,要是音近字的話,你也不知道兩個字的發音到底哪裡像,哪裡又不完全一樣。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發音也在變化,可能幾百年後,兩個字的發音就完全不同了,這就會導致理解的錯誤。

音近字不行,那就只用同音字唄?沒錯,這就是直音法。直到今天,有些工具書中仍然會用到這種注音方法。這種注音方法的缺點不太常見,但不代表沒有,因爲有的時候某個發音只有一個字,沒法注音;或者某個發音的所有字都很不常見,以至於即便標註了也看不懂。

到了東漢末年,有一種新的注音方式出現了,那就是反切法。

那個時候,正值佛教傳入中國。隨着佛經的翻譯與傳抄規模越來越大,許多新的漢字被創造出來,比如“塔”“魔”“唄”“鉢”“薩”等。新的字出現,就需要給它們注音。有些儒生受到梵文拼音字理的啓示,於是創造了反切法。

反切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利用兩個字的組合來拼出第三個字的發音,其中,反切上字取聲母,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比如:

反切法的出現,代表着我們古人已經可以精準地將一個漢字的發音分解爲聲母、韻母和聲調了。這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隨着韻母的觀念出現,押韻也變得更加準確了。我們今天能讀到那麼多朗朗上口並且合乎韻律的古詩詞,也和反切法的出現有密切的關聯。

當然,反切也有它的缺點,和讀若法一樣,有些漢字的發音在千百年來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不能準確地描述其發音了。

還有,在早期的時候,古人提煉出了比較少的字母,或者說精選了很少的幾個字來作爲聲母。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反切上字和下字都變得越來越多,達到了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這不僅顯得標準混亂,而且有的時候同音字還會出現兩組完全不同的反切,這樣誰能看得懂呢?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加標準,適用範圍更廣也更加簡便的方式來給漢字注音。

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託一個名叫八思巴的人創造已彙總拼音文字,叫做八思巴文。八思巴文共有41個字母,可以算是我國最早的拼音了,但由於其字形難以辨識,漢字的生命力又實在過於強大,因此並沒有得到推廣。

後來,又有一些少數民族利用一種名叫“小經”的阿拉伯文字來拼寫漢語。這也是一種字母文字,但也是因爲同樣的原因,沒能被一直使用下去。

而如今我們使用的漢語拼音,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通過拉丁字母和聲調的標識,就可以明確地告訴我們某個字該如何發音。

明朝末年開始,西方的傳教士開始大批地來到中國進行傳教,其中有一個人直接促成了漢語拼音的誕生,這個人直到今天也非常有名,他就是利瑪竇。

1605年,利瑪竇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當然,他的注音也是得到了當時許多中國人的幫助的。比如被今人稱爲《葡漢辭典》的手稿,就是他和一個名叫羅明堅的人共同完成的,其中關於“水”的幾個單詞的羅馬字注音如下:

不過,由於當時的拼音尚在探索的階段,所以其中很多注音也有不完善、不標準或者不明確的問題。比如另一位傳教士金尼閣對利瑪竇的拼音方案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因此後來的語言學家稱之爲“利、金方案”。

儘管傳教士們創造了漢語拼音,但他們當時的目的是爲了便於其他西方傳教士學習漢語,並不是在中國民間進行傳播。後來到了清朝,雍正皇帝閉關鎖國,除了當時極少數幾名清朝語言學家之外,已經沒人知道這種注音方式了。

等到鴉片戰爭爆發,乃至我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了屈辱近代史後,情況發生了轉變。

首先就是,又有大批的傳教士從此來到中國,直接促進了漢語拼音的進一步發展。並且由於編制者身份、依據、需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又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拼音方案。

其次,當時國內一些有識之士認爲,清朝之所以落後,不是因爲國人本身不行,而是教育不能普及,有些人失去了大展才華的機會。而漢字的複雜性,是阻礙教育普及的關鍵。有些人甚至大膽地提出:放棄象形字,改用字母語言!這其中,就包括主導戊戌變法的幾位領袖。

廢除漢字的說法未免過於激進,還有一些人如盧戇章、王照等人認爲,我們完全可以“切音字與漢字並列”。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這場歷時3個多月的會議,首先根據各省代表投票的方式確定了6500個漢字的“標準國音”。沒錯,大家方言不同,導致有些漢字發音也不完全一樣,首先咱們得自己知道每個字發什麼音,才能確定怎麼給它標註拼音。

對於字母方案,會議最終決定以章太炎曾經設計的“紐韻文”爲基礎,並加以改造,擬定了一套“注音字母”,音節採用聲母、韻母和聲調的三拼制。

至於二者之間的關係,各位代表也產生了激烈的爭論。最後會議決定,注音字母的作用是給漢字注音,而不能與漢字並行使用。

可以說,這個決定是相當正確的。首先,今天我們沒有廢棄象形文字,但教育依然得到了普及,因爲普及教育的方式不一定非要用其他文字取代象形文字,而是可以推行簡體字。而且,就算是仍然使用繁體字的香港、臺灣地區,也沒見因爲繁體字耽誤教育的普及。

而且,作爲當今世界唯一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漢字的優美是絕無僅有的。正因爲我們堅持使用漢字,才能一直領略到古代文學,尤其是詩詞這種藝術的優美,極大地提升民族自豪感。相信很多人都會承認,漢語的古詩之優美,是其他任何語言無法替代的。

相比於字母文字,漢字其實是非常簡潔的。同樣的一段話,用英語來表達,就要比漢語長得多。同樣的一本書,英文版可以是要比漢語版厚得多的。

當然了,漢語的優美,還是要學會之後才能感受到。拼音的出現,確實極大地提高了漢字的學習效率。

不過,讀音統一會之後,通過的注音字母並沒有馬上得到推廣,而是到了1918年才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示。到了1920年,漢語拼音也正式走進了全國各地的課堂。

儘管拼音的地位、形式、標準都得到了確認,但關於這些問題仍然有許多激烈的爭辯。甚至到了新中國成立時,人們仍然爭論不已,毛主席也一度非常謹慎。

1955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設立了“拼音方案委員會”,開始設計漢語拼音方案。經過3年的時間,在1958年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漢語拼音方案》通過,並於秋天進入小學生必修的課程。

關於漢語拼音的地位,毛主席也給出了明確的評價:

他還側面指出,關於漢字的前途,仍然可以討論,這也意味着未來有隨着時代繼續改變的餘地。這也是文字的特點,它們是有生命的,也會隨着時間不斷成長、發展。在數千年的歲月裡,我們的漢字已經展現出了卓絕的生命力,這是其他文字所難以企及的。

伴隨着漢字傳承到今天的,是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我們能成爲當今世界唯一的文明古國,與唯一現行的象形文字之間,有分不開的關係。